
11月12日,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我校公共管理学院0705班冯莫涵同学引领着柬埔寨代表团入场,她也成为吉林省惟一一名引领使者。在第16届亚运会组委会、共青团中央共同指导,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举办的全国大型公益活动———“美丽之冠”亚运会开闭幕式引领使者选拔活动,在全国10个赛区挑选出100名品行兼优、德才兼备的青年,通过两个月的集训,共有45名选手成为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引领各国参赛选手入场的引领使者。
“在亚运会引领使者培训中的每一天我都在成长”冯莫涵用很好听的声音这样回答到。冯莫涵是我校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0705班的一名大四学生。今年暑假,她以形体、微笑、妆容、姿态等诸多之美,从数万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在超强培训中,她克服重重困难,成为本次亚运会开闭幕式45名引领使者之一,在本次亚运开幕式上为柬埔寨代表团引领运动员入场,她也是我省惟一一名亚运会引领使者。能成功入选亚运开闭幕式引领使者,这与她良好的个人素质和做就要做好的办事态度是分不开的。
老师:得力助手
“把班级的事情教给她,我放心。”公共管理学院团委书记刘宇涛这样说道。从大一到大四,冯莫涵一直任班里的团支书一职。考虑到学习和管理不能兼顾,在大二期末时,冯莫涵对辅导员表达了想放弃团支书一职,要一心学习的想法,但投票时,班级同学全都投了她的票,希望她能够继续任职。“既然老师和同学们信任我,我就要尽我的责任和最大的努力,把事情办好。”冯莫涵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兼任社团部部长的她也为我校每年的“春之声”辩论赛默默地付出了许多。从策划辩论选题到收集辩题资料,从挑选辩论队员到协调队员,无论晚上训练多晚,她都会陪到最后。最后在她的带领下,公管学院取得了全校第四名的好成绩。
同学:乐于助人
“她对工作非常上心,班级里的事情,无论大小,她都会亲自通知到,不落下每一个人。”室友张晓天说道。大一的时候,外地的同学想去哪儿,作为长春本地人的她经常陪着去或者热心地告诉他们去的方法。在准备辩论赛的阶段中她还经常买来水果犒劳大家,在辩论疲惫的时候她就组织做些轻松的小游戏;由于09班的每个同学都想参加辩论赛,但参赛的名额有限,她就找部分同学谈心,做同学的心理工作,并制定了辩论队员轮流上场的名单,尽量让每个同学上场,但最后她却没有上场。
自己:做就要做好
对于自己能选上亚运会开闭幕式的引领使者,冯莫涵表示很意外。虽然自己关注招募志愿者的信息已经很久,但是当看到有那么多优秀的人报名,自己还是犹豫了。“不给自己一个机会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于是,冯莫涵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9月24日,在图书馆学习的她收到了通过亚运会组委会到广州培训的通知。
9月26日,到达广州的冯莫涵与其他入选队员共100人开始了封闭式训练。冯莫涵说:“这回明白了什么叫魔鬼训练。”第一天,在31度的高温下站军姿,从来没独自出过远门的她晕倒了。醒过来后经过短暂的休息,她又重新回到了操场上。从9月26日到开幕式之前,每天她们都要进行大量的练习。每天早上5:30就要起床,晨跑40分钟,8点开始正式的训练:练站功,每天要穿后跟高达10厘米的高跟鞋靠墙站,两肩后张,头顶一瓶矿泉水,双膝夹着一张白纸,顶着太阳晒,一站就近两小时,而且头上的矿泉水不能动、双膝夹的纸不能掉,每违规一次,延长5分钟;练手劲,每轮做20个俯卧撑,还要高举3公斤重的模拟牌,练习行走步伐和举牌姿态,晚上要学习国际礼仪知识。面对超强度训练,有的半途退场,但她一路坚持,挺了过来,“人生没有成功,只有成长,惟有坚持与努力才能挑战自我,不断成长。”冯莫涵说这是她参加亚运会训练最大的收获。此外她还非常感谢支持她的老师和同学,她说,没有他们的鼓励,自己不会成功地站在亚运会的开幕式上。
“也许我不是很优秀,但是我很努力,很坚强”,冯莫涵在彩排中这样说。现在她们的主要任务是做好12月份广州残疾人亚运会开闭幕式的引领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