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第一届“实践杯”“传承·创新”演讲赛一等奖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做新时期合格大学生


  中华传统美德是我们的宝贵财富,那中华传统美德有哪些呢?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忠,孝,礼,义,廉,耻,信,勇,拓展一下无非再加温,良,恭,俭,让。各位,当再次提到中华传统美德的时候,你是不是觉得很陌生,但却又有那么点儿熟悉,那不是小学时候老师教大家做好人好事时常说的吗!有些人很不解,甚至很不屑我所说的。他说,我们已经不再是孩子了,我们也看清楚了社会的真面目,现在是物质社会,利益社会,好人好事不好做,高尚品质的又有几个有好结果的?当今有些公民的道德观,价值观已严重畸形!正因如此,我们才更要提倡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来改善现状!让一切又回归正道!
  四书《大学》开篇就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前面一个明作动词用,义为“明白,明了,通晓”,后面一个明与德一起构成一名词,可理解为“好的德性,好的品性”,为什么要明明德呢,这说明,明德已经不明了。佛经里说:世人本皆为佛,只是后来逐渐在物欲、烦恼中迷失了自己的真心本性才成人。而佛之所以为佛,是因为他保存着最原始的真心本性,将一切看的至净至善而已。针对当下的现状,我们真的是时候该“明明德”了,是时候寻回自己的真心本性了!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没错,从中华优良传统美德做起。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渐提升自己的品性德行。这并非是品行恶劣的人才要学的东西,即使是品行端正者也应当要学习,这也起到一个“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警示作用,时刻督促着自己,让自己丝毫不懈怠。不要认为这些东西都不切合实际,或许在你看来他并不能改变什么。可你要知道一个人的力量虽然有限,但如果大家都来践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那这种力量是不可估量的!社会上的那种不正之风,我相信,定会被一扫而光!
  现在的教育不是说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吗,什么是高素质人才?品学兼优者!为什么要把“品”放在前面,“学”放在后面,而不说学品兼优呢?这说明优良的品性比优秀的学习更为重要!现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在提倡要“构建和谐社会”,如何构建?靠那些品行恶劣,素质低下的人?那还是不要构建了,期待《2012》真正来临吧!!真正要靠的,还是那些有德行,有素养的人,那样才能真正做到“和谐”!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定天下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构建和谐社会,平天下从何做起?修身,修身养性!那我们修身养性从何做起?学习中华优良传统美德!我们在学习、践行的过程中不仅是在修身养性,更是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将其发扬光大啊!这样一举两得之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作为新时期大学生,我们要怎样去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呢?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就是最好的传承!通过自己,逐渐感染身边的人,然后他们又会像你一样,去感染他们身边的人.....,这样呈网状散布开来,我相信,效果斐然!
  那我们该怎么学,怎么践行呢?我个人体会就两个字:“变”与“恒”。变,变通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年先哲提出的理念内涵未变,但形式可变,我们没有必要一味按书本上的做,要学会变通。例如:在中华传统美德“孝”这一则中,《弟子规》中有这么一句“冬则温,夏则清”。义为:为尽孝道,冬天要用自己的身体把父母的被窝暖好了再请父母上去歇息,夏天父母去休息的时候,我们要用扇子为父母扇风,为他们带来清凉,直至他们睡着。那我们现在是不是也要靠身子靠扇子吗?当然没有必要,同样是为尽孝道,根据现有的科技条件,冬天,我们可以为父母准备一台暖气,夏天,我们可以为父母准备一台空调。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现代人要学会变通!“恒”,持之以恒也,因为刚开始,我们的行为可能有点会不被理解,甚至遭到嘲弄,很容易会被动摇,所以我们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持之以恒的做下去!贵在坚持啊!
  现在很多人夸人时常把两个字挂嘴边———“有才”,但是有才就够吗?当然还要有德,德才兼备是也!德从何而来?学习中华传统美德修身养性而来。同学们,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我们任重而道远,希望我们都在路上!望我们共同努力,争做德才兼备的新时期合格大学生!(09制药工程 王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