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90后大一新生的创业故事





  听他满嘴的经济名词、各种营销模式的分析和对大学生创业的思考,真不敢相信他只是一个刚上大学18岁的大一新生。耿泳涛,这个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大一新生已于09年12月份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大一注册公司,这在郑州甚至河南都堪称首例。
  作为90后创业者,他谈到,互联网和传媒可能是很多青年创业者的选择,但相比传媒门槛更低,我们现在主要做校园DM广告、活动的组织策划实施等。公司刚成立,便与建行等大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现已和多家公司成功合作。
  我们会疑惑,一个大一学生怎样完成公司注册的繁琐手续,怎样和那些企业取得合作……除非他是富二代。
  其实,耿泳涛的公司(市值三四十万)注册时很辛苦,他与合作伙伴为注册材料就跑了一个多月。11月的郑州,雪下得格外早也格外大,他们几乎每周都要出去三四天,逃课是正常的,顶着寒风在大街上行走,有时忙得还吃不上饭。至于资金,他出生在农村家庭,父母虽经商家境稍好,但也绝非富二代,且家里希望他老实上学走常规道路,家里虽支援些许,但大多还是他的积累和朋友筹来的,以及社会人士的支持。关于经营,他说:“执行力是最重要的,能和这些公司合作,一是由于我们跑得勤和坚持;二是他们也看到我们宣传方式的创新等。”
  任何成功的人都有一个长期积累经验的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耿泳涛也不例外,他的创业可以说从13岁就开始了。他从小聪明机灵,刚上小学就担任班长。在初中时从学习角度讲是一个好学生,但又结交所谓的渣滓学生等。13岁的他在校做租书生意,利用自己的关系网,业务最后覆盖全校,后来他的三个朋友因盗窃被公安局拉去录了口供,此事对他的警示很大,他深记触犯法律的事坚决不干!在高中时他策划组织高中旅游团队,每次利润在千元左右。当时他成绩是比较差的,也是有一定压力的,高三后,他决定放下全部生意。耿泳涛是个能随着周边环境变化迅速改变目标并坚决执行的人,做生意,他可以很努力的去运作。为了高考和不让父母失望,他苦战一年,最终考进了这所在河南排名第三的大学。
  谈到公司,他说:“我们是为了创业而创业的,作为风险意识,也许以后我们会失败,但这又何妨?”青春本来就没有失败,何况,在创业的过程中所收获除经济利润以外的东西,比如人脉、能力等,必将对我们人生起到更大的作用。不过我相信,在团队的集体努力下,公司会走的很远的。
  创业是个孤独艰苦的过程,希望这个大一男生能继续朝着理想的方向,放飞不一样的青春。祝他在他的商业路上走的更好,青春没有失败,希望有梦的年轻人也都勇敢的迈出这一步! 李思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