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着力构建五个体系
●在我校2010年学生工作会议上,学校提出要着力构建大学生思想成长体系、成才保障体系、职业发展体系、自我服务体系、创新发展体系,全面培养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着力构建大学生思想成长体系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增强大学生政治鉴别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行为决策的能力。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把强烈的爱国热情内化为发愤学习,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以思想道德建设培育青年。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成才观念。大力开展大学生廉政文化建设,教育学生培养高尚品格。广泛开展思想道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以生态文明教育塑造青年。强化绿色教育,推动生态文明进课堂、进教材。组织绿色实践,鼓励学生参与京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传播绿色文化、开展绿色调研,组织生态环保志愿者参与绿色环保和生态文明相关科学研究。
着力构建大学生成才保障体系
确保优质生源。建立招生工作长效机制,实现人才选拔工作的科学健康发展;加强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促进辅导员的学习交流,着力改善学生工作队伍的工作生活条件,加强学生工作队伍的科学研究。
强化资助育人。确保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大学期间获得持续、全面、有效的经济资助;保障心理健康,拓展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形式和内容。
维护安全稳定。健全学生工作系统安全稳定工作机制,加强对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形势教育和思想引领。密切关注重点人群和重点人员,形成家校合力,为学生将教育内容内化为自身理念和道德准则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着力构建大学生职业发展体系
完善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课程体系,推进全程化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进行动态跟踪,形成个性化的指导方案,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辅导活动。
充实校内校外两个市场,不断开拓就业市场,深度挖掘就业信息,全方位服务学生就业;做好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工作,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求职能力和技巧上的困难,要多从情感上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和社会的温暖。
加强创业教育。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将创业教育纳入大学生课程教学体系;完善研究生就业服务工作格局。建立全程化的研究生职业发展课程体系,制定详尽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分阶段、分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着力构建大学生自我服务体系
加强校风学风建设,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展爱林爱校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归属感。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和文化建设制度安排,保障校园文化正常开展。
加强班级宿舍建设,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班级建设方面,深入推进学习型班集体的创建工作;在宿舍建设方面,重在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宿舍人际关系和矛盾冲突,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
加强学生组织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调动学生组织成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团队意识和奉献意识,锻炼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着力构建大学生创新发展体系
继续推进科技创新活动。围绕专业基础技能,办好专业特色技能大赛和学术风采展示大赛。设立专项基金,奖励在科技创新方面有突出成就的团队和个人。
大力营造学术创新氛围。以创新型研究生人才培养为目标,通过举办各类学术活动,搭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学术创新体系,激发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教育机会;继续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完善和确立我校志愿服务理念和模式。突出特色志愿服务,积极组织动员学生开展以绿色环保为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