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校园论坛】大学生文明素质养成 从点滴做起



  “爱护教室环境,不带早餐进教室”,基本素质竟要“小红帽”提醒。


  早餐过后,浪费相当于成年非洲饥民一天的口粮。


  不要拿垃圾桶练“投篮”


  “对不起,请在外面吃完早餐再进教学楼!”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对一名边走边津津有味吃着早餐的同学说道。这就是近来发生于我院教学楼前的一幕,带早餐进教室,吃完后直接扔在抽屉里,究其原因,竟是因为“起晚了”。当教室变成“餐厅”,变成垃圾回收站的时候,我们的基本文明素质在哪里?
  上课睡觉、乱扔垃圾、浪费水电粮食、打饭插队、抄袭作业、考试舞弊、课桌涂鸦、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上课手机频响等等不文明行为在各大高校皆有存在,北大甚至还评出了十大校园不文明现象。就连笔者也不敢拍着胸脯说自己没有过以上行为,但这恰恰说明了不文明现象的普遍性。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列在首位,说明良好的个人修养是成就事业的前提。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代大学生以什么样的素质、姿态迎接时代的挑战,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谁谋杀了我们的文明素质?
  社会大环境的不良影响。社会发展飞速变化,环境纷繁复杂,生理心理还不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在金钱观、价值观、人生观方面也越来越社会化、市场化,校园不再是一片净土。学生受社会影响把种种社会中的不文明行为带到了学校,文明素质不再是大学生追求、衡量的标准。
  学校管理落实不够、学生对校园文明的规定、管理仅限于条文化的认识,没有融入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来。大学里的规章制度并不少,《宿舍文明条例》、《教室文明规范》等等,很多学校每个学期都会不定期的举行精神文明素质教育讲座、开展团日活动或班会,但是为什么还是有如此多的不文明现象?大学生往往被认为是高素质群体,因此,高校并没有将文明规范硬性化,可事实上很多时候,学生在中小学所受的教育,并没有内化为自我恪守的道德标准。到了大学,那些自己曾身体力行但并未深化入心的文明素质便迅速丢落。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小事不成,何以成大器?被我们忽视的小动作、小角落却往往折射出我们的整体素质。而大家在对待文明习惯问题上,又常常会不自觉的采用双重标准:严格对人,宽容待己,这种错误的心理导向也就很容易导致错误的文明素质认识。
  点滴之间“建”素质“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只有把文明意识融入到生活的点滴小事之中,养成好习惯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学校要从文明教育管理方面入手,在制度建设、教育引导、氛围形成等方面做好对不文明现象的防范;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培养文明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纵观古往今来的优秀成功人士,无不具有良好的道德文明素质,只有具备较高的素质才能更好的成长成才,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其实说起如何做文明大学生,大家肯定都知道怎么做,不文明的危害大家也都能说出许多。这些连小学生都知道的东西,我们没道理不知道。但是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等等。其实在平时生活学习上,同学们也可以做好这些小细节。古人云:“勿因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大学生素质养成就应该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早起半小时,不仅可以悠闲的吃早餐还可以腾出时间来晨读;多走一步路,垃圾就能准确的投入垃圾桶;少打半碗饭,珍惜粮食的同时也有助于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习惯成自然,只要我们平时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文明素质自然会得到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