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基层文明单位七期优秀建设项目
构建学生公寓生活辅导育人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学生公寓作为学生一天中停留时间较长的地方,是学生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生活辅导的重要阵地。公寓部在校第七期基层文明单位创建项目中,针对学生公寓生活辅导育人新模式进行了深入地探索实践。
  一、目的目标化,明确生活辅导目标和工作定位。
  七期创建的目的主要是将学生公寓生活辅导模式向纵深推进,在继续推动和谐学生公寓建设的同时,最终达到培养全面、高素质、精英型人才的目的。结合公寓工作实际情况,课题组对项目创建目的进行分解,明确了项目建设的具体目标:一是辅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文明行为、处事态度和培养生活技能;二是运用适当方法,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人际关系、身心健康、日常生活等方面的辅导,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环境适应能力,疏导学生心理问题,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三是通过参与式管理,促进学生自主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劳动精神、创新意识不断提升。
  结合项目创建目标,课题组经过反复论证,建立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公寓生活辅导实施总体思路》,明确了公寓生活辅导的工作定位。公寓生活辅导主要是辅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文明行为,指导学生的生活技能、心理调适、待人接物及处事态度,培养学生劳动和创新精神、组织协调能力等。公寓生活辅导是对学生公寓内生活的指导,包括思想、道德、人际关系、身心健康状况、行为举止、日常生活等各方面。作为公寓辅导工作者的全体公寓工作人员,首先要自律,严格要求自己,再结合自身的工作,根据多渠道反馈的学生需要,运用各种合理的辅导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
  二、目标操作化,确定公寓生活辅导实施方式与内容。
  根据《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公寓生活辅导实施总体思路》,以公寓现行的各项规定、制度及相关工作范围为基础,经过对公寓工作现状全面的分析总结,将公寓生活辅导的内容确定为从以下8个方面具体操作。
  1、物业服务,强化公寓程序化管理和规范化服务,努力为学生营造温馨住宿环境。
  2、学生公寓生活能力辅导,对学生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如安全、健康、饮食、生理、住宿环境、人际关系等生活常识进行辅导。
  3、规范公寓学生行为习惯,通过公寓管理制度建设和座谈、培训等对学生行为进行规范。
  4、心理辅导建设,以预防和及时发现为主,形成具有公寓特色的公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5、丰富公寓实践体验岗位,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通过角色互换,让学生体验生活、体会劳动和工作。
  6、公寓文化生活辅导,本着“公寓搭台学生唱戏”的工作理念,让学生感受公寓就是家的氛围,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同时也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7、积极推进公寓支部建设进寝室活动,使学生在公寓接受思想政治再教育。
  8、将学生自我管理平台向纵深推进,增强自我管理组织协调能力。
  三、活动系统化,建设学生公寓生活辅导体系。
  在项目的活动系统化方面,通过四方面建设,保障项目创建内容得以实施。
  1.理念建设为了建立公寓管理、服务和对学生生活辅导相结合的和谐公寓建设理念, 课题组通过对前期工作的总结,制定了公寓生活辅导工作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对目标、方针、手册进行了培训、灌输,使各公寓辅导员能够根据新的要求明确自己的工作定位转换,调整工作重心,逐步树立新的工作理念。
  2.队伍建设队伍建设分为公寓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全员育人队伍建设两部分。
  按照“选拔-培训-考核”三位一体的模式,加强公寓生活辅导的队伍建设,并及时更新岗位职责、岗位要求以及考核标准,使公寓生活辅导工作成为一项日常工作职责和业绩考核内容。
  对公寓辅导员队伍,首先是要求全部参加了心理咨询师培训,并有10人通过等级考试。同时通过定期培训考核与交流研讨,结合学习型公寓党支部建设,不断进行学习培训,使其能力、意识和技能水平得到提高,实现素质上层次,能力上层次,辅导上层次。
  对于全体员工,通过岗前培训和每月一次的定期培训使其服务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同时通过公寓文明服务专项集中培训和节约专项培训,使服务意识得到强化。
  3.模式建设和平台建设按照“公寓管理、服务和对学生生活辅导相结合”理念,制定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公寓生活辅导办法》,建立了公寓心理辅导平台、公寓工作岗位实践平台和公寓文化生活实践平台等,推动公寓生活辅导工作的全面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寓安全管理为住宿学生营造安全文明的生活氛围,增强学生安全意识,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安全宣传教育。加强对学生寝室安全检查力度,规定每月至少对所有学生寝室进行2次以上的安全检查,发现违章电器及时处理,通过和限电系统的结合,尽量降低违章电器使用带来的安全隐患;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力度将4、9月份定为安全月,利用图片展、安全知识展(宣传)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对每届新生发放安全手册;举行消防安全演练和新生安全演习,辅导学生了解掌握紧急情况下的高空救人、气囊逃生、高空缓降、火场扑救、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及逃生知识;编制安全宣传材料,向学生传授防骗知识,教导学生提高警惕,不被不法之徒所欺骗。制作宣传板,对学生宣传防疫知识,强化学生防疫意识。
  (2)学生生活服务为住宿学生营造整洁温馨的住宿环境,提高公寓的基础服务质量,让学生感受公寓就是家的温馨,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主要包括提高整体物业服务质量;对员工进行文明服务培训,增强文明服务能力;及时为住宿学生提供维修服务,保障设施完好;注重细节,服务周到;以人为本,简化住宿、退寝程序等。
  (3)学生行为督导为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行为习惯,增强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依据《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公寓管理办法》及相关管理规定,对学生在公寓里的行为进行督导。包括寝室卫生和安全检查、住宿学生在公寓内的日常行为监督、公寓内日常行为辅导等。
  (4)公寓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利用各种载体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以新生入学教育、寝室代表座谈等活动为契机,对寝室人际关系和个人自我修为的培养与提高进行讲解,并且充分利用公寓电子屏、宣传栏等设备设施进行相关心理知识的宣传。
  二是设立心理疏导室,学生可以到疏导室进行心理宣泄,也可以找公寓辅导员座谈,及时帮助缓解心中的压抑和不满情绪,解决学生心理疾病初期的问题。
  三是通过公寓辅导员和公寓基层员工与学生在日常服务、公寓活动、平时接触等过程,及时了解和熟悉有关学生的内心活动,对于有心理问题趋势的学生及时与院系联系,做到及时发现、及早预防。
  (5)公寓岗位实践体验通过角色互换,让学生体验生活和体会工作,锻炼劳动意识和创新精神,也通过工作人员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工作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感恩意识、文明意识等。
  加强对公寓辅导员助理、勤工助学学生的管理,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制定了《勤工助学学生考勤制度》。对学生进行公寓管理服务角色体验教育和辅导。积极发动学生参加公寓保洁员、值班员和公寓辅导员角色体验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体验公寓各项工作的过程中,提高自身责任意识、感恩意识和文明意识,为营造和谐公寓氛围奠定基础。
  (6)公寓文化生活辅导通过开展丰富的公寓文化建设活动,构建个性化的公寓文化生活,公寓部除组织公寓文化节和公寓篮球赛等固定活动外,还积极举办了寝室美化大赛、中秋灯谜会和诗歌会、节约经验交流研讨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各项活动开展中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策划和组织实施,加强公寓员工与学生之间的了解,培养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和适应能力,对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7)公寓内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索公寓党支部建设进寝室的模式和部分院系建立 “联合党支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公寓内的再教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党员寝室贴牌。对有2名以上党员的寝室贴牌,在加强学生群众对其监督的同时,也起到了党员自律和先锋带头作用,受到学生一致好评。
  二是党员责任区划分。对党员进行责任区划分,明确责任区职责,将公寓划分为若干个单元,由党员同学进行检查监督,这样有利于党员配合公寓的管理,也有利于及时监督公寓服务工作,同时党员先锋作用也得到充分体现。
  三是党的知识宣传活动。由党员同学定期协助公寓制作党的知识宣传板和利用各种平台对党的知识进行宣传,既教育了群众,也让党员同学重温党的知识,使思想政治觉悟进一步的提高。
  (8)自我管理组织协调能力的辅导公寓部积极为“公寓自我管理委员会”的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为其设立专门办公室,由本科生中心主任对“自管会”进行专门指导和协调,确保“自管会”工作顺利开展。既有利于自管会对公寓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监督,也是对学生自我管理的辅导,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四、建立监督保障机制,确保项目落实。
  结合公寓工作实际情况,主要制定如下监督机制确保公寓生活辅导工作有效开展。
  1、完善公寓辅导员量化考评标准,增加公寓生活辅导工作的相关量化考评条款,与公寓辅导员的工作业绩挂钩,强化了公寓生活辅导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2、建立并完善公寓生活辅导的相关工作流程,能更有效指导具体工作,也使公寓生活辅导的各个环节具备可监督性和可追溯性。
  3、拓宽民主监督渠道,将网络信息反馈、寝室代表座谈信息反馈、党员责任区信息反馈、自管会信息反馈、学生投诉信息反馈等渠道结合起来,加强对公寓各项工作的监督,对公寓生活辅导工作进行及时改进。
  4、建立效果监测模型,根据公寓生活辅导工作的特点,按照公寓育人工作评价模型,建立公寓生活辅导工作评价模型,模型主要反映的是对公寓生活辅导工作实际感受和预期的差距,便于及时找出原因,有针对性地改进。
  5、引入ISO9001体系监督机制,建立PDCA监督反馈和持续改进机制。使各项活动标准化、系统化。
  通过一年的项目建设,公寓生活辅导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存在不足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改进。这项工作在我国高校后勤工作中可借鉴的经验较少,要将工作向纵深推进就要不断地探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