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旧严峻,就业压力持续增大。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大学生就业问题一如既往的牵动着各方的神经。“如何实现就业”,“为就业该做何准备”,成为各高校及大学生深切关注的问题。
为就业,你准备了多少?
大学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毕业就意味失业。”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要想毕业后成功就业,也绝不是一件易事。机遇钟爱那些有准备的人。为就业,你准备了多少?
对于毕业直接就业的07级学生来说,就业已是迫在眉睫。不少大四学生深感就业压力,有的甚至患上了“就业综合症”。对此,经济与管理学院07级学生王位政告诉记者:“我现在还不着急找工作,先通过整合身边的资源,根据市场行业特点,做好职业选择。在我看来,这阶段做好就业准备工作,选择好适合自己的职业要比在知识积累方面做些努力更重要。”大量事实证明,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甚至连自己的性格与特长都不了解,职业选择将非常盲目,甚至会影响到之后工作道路的发展。“大四是走向社会的一个接触点,重要的还是机遇。现在清楚地估算自己的能力是关键,要积极准备,做到不盲目。”在这个过程中,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既要灵活调整、把握机遇,也要坚持目标、不轻信盲从,坚信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较之于大四学生的紧迫,大一大二的学生则有充足的时间为就业筹备。法学院09级国际政治专业的李明明选择读第二专业———财务管理,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为将来直接就业增分。“财务管理涵盖了经济、金融和会计等方面,从这个专业学到的知识实用性很大,将来无论是直接就业还是考研这些知识都会有用。”11月6日上午,在我校第四届大学生模拟招聘会现场,记者了解到一批大一学生加入了应聘者的大军中,这些大一学生刚走进象牙塔就做起了职业规划,赢在了起跑线。
对于毕业生来说,找工作最大的瓶颈在于社会经验的缺乏。中原证券面试官杨小波对模拟招聘会的面试情况这样感慨:“大学生最显著的缺点是与外界接触的非常少,缺少最新的专业性知识。就业与专业不对口已经很常见,但有些学生只是在某些职业上有想法,却没有付出实际行动去采集深挖这方面的信息。”杨小波建议在校大学生要走出校园,了解社会的最新动态,积累社会经验。赢在校园大学作为向社会过渡的一个重要阶段,其中学生社团的作用就得到了体现,除了发挥为学生提供平台的作用以外,社团也力求让同学们树立就业、创业意识并且获得一些融入社会的经验。
大学生创业训练营就是顺应市场环境,由04届社会工作专业买会同学策划,在学校的支持下于05年正式成立的。社团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力求让同学们掌握一些就业、创业的本领。“一年一度的创业策划大赛总能吸引许多学生,这也是我们社团的品牌活动,主要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和竞争精神。”训练营营长李振告诉记者。大学生创业训练营的策划书不是空中楼阁,创业策划书的书写首先必须定好方向,这就需要分析就业形势,做实际的市场调查,不知不觉,同学们观察、分析市场的能力得到加强。创业就业部在校园里还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些实践机会:产品代售、做家教等等。通过这些平台,可以将好点子付诸实施。
说到实践平台,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服务协会近日举行了第四次模拟招聘会。会长王志刚说:“我们社团已经连续四年举办模拟招聘会,今年共有十一家单位现场模拟招聘,其中有五个单位是真实的招聘,这是今年模拟招聘的一个亮点。”据悉,历年模拟招聘会以大三、大四为主力,其中也不乏大一大二的同学。“模拟招聘会具有实践意义,考查面试者的心态、思想等各方面的 素质,学生借此可以积累经验。在面试中,通过和面试官交谈可以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对以后的学习有一定指导,为将来毕业找工作提供借鉴。”王志刚告诉记者。参与本次模拟招聘会的单位主要有师大附中、中原证券、生命人寿保险、新乡电视台等等,基本上覆盖了新乡知名企业。文字编辑、主持人、摄影、律师助理、网页设计师、网络营销顾问等热门行业更是受到大家的欢迎。模拟招聘会每年都吸引了将近千名同学的积极参加。一切为了学生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我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开展了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举办师范生、非师范生专场讲座”、“举行鼓励大学生创业、创新职业比赛”、“对特定考试学生进行考前培训”……“就业大讲堂”与“民营企业进校园”则是其中比较具有特色的活动。“就业大讲堂针对毕业生这一群体特点和求职择业需求,开展一系列就业、创业专题讲座。与此相比,民营企业家进校园则把社会上的成功人士请到学生面前,这样就建立了企业家与大学生直接交流沟通的平台。”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信息科科长康海军说到。同时,就业指导中心在去年创刊 《就业指导报》,涵盖面广,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出版不同刊期,今年《就业指导报》对大一新生推出新生特刊,指导新生刚进校就做好大学和就业规划。
在我校种种促进学生就业的措施中,“分流教学”是我校2010年面向全校推行的促进本科生适应就业的重要举措。在正常的教学计划之外,安排师生开展相应的教学和实践活动。“这样安排使准备考研的同学把精力完全放在备考上,不必为了硬性规定而去实习。而对于想到中学和企业进行实习的同学,我们则在原有实习时间的基础上延长到了一个学期,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锻炼。”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李景原告诉记者。
在我校一些学院针对本院学生特色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中,生命科学学院举办的“名家论坛”深受欢迎。“‘名家论坛’针对我院学生毕业后的流向分为了四个方面:中学校长论坛、企业家论坛、其他高校生科院院长论坛、公务员考研论坛。并且我院长期与一些学校、企业保持合作关系,这就为学生开通了实习与就业的绿色通道。”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丁笑生说。“名家论坛自开办以来每期我都去听,感觉收获很大。可以与优秀的企业家和科研工作者进行面对面交流,这样的机会很难得。”07级生物科学专业赵昕鹏借“名家论坛”的平台学习了很多优秀人士的就业与创业经验。此外,生命科学学院在院办公主楼地下室建立模拟工厂,使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直接进行就业“热身”。
“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目前仍没有缓解,对此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抛弃‘宁要沿海一张床,不要西部一套房’的想法。从基层做起,乐于奉献、吃苦耐劳。培养一份责任心、事业心。”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马玉栋告诫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