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总是给我们以一种浩渺无垠的感觉。有多少人曾对草原无限神往,又有多少人为了保护草原而艰难地抗争着。草原是蓝天下的圣灵,她曾孕育了一个个强大的民族,犬戎、匈奴、鲜卑、蒙古等等。
当我们想到草原,我们的眼前马上会浮现风吹草低见牛羊,蔚蓝的天空飘过几朵白云的场景。成吉思汗、忽必烈这一个个强有力的名字也会闪现在我们的脑中,我们谈及他们的伟大功业时也会豪情满怀。草原是坚强的,她所孕育的游牧民族也是坚强的。千百年前,在与农耕民族的抗争中,他们没有妥协过。而同时,这些民族也在跟草原抗争着,草原在她美丽的光环下暗藏着太多的危机。经过多少年的抗争,蒙古民族脱颖而出。在千百年的发展中,蒙古族这个素有“马背民族”之称的民族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草原文化。蒙古文化涉及游牧、饮食、服饰、歌舞等各方面。这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淳朴而且古老。
我校处在一个民族特色浓郁的地区,良好的地理条件让我们有机会更好地接近草原,了解草原上的文化。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草原文化,共同感受蒙古文化的独特魅力,我校苏力德蒙古文化学会举办以“弘扬草原文化,展现蒙古风情”为主题的第二届“天堂草原”蒙古文化交流周活动。虽然我们没有接触到真正的草原,但我们却能感受到那种古老的草原文化。
很喜欢一首歌——《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席慕容笔下的草原是如此地美丽宁静,粗犷却又温柔。来内蒙一年了,却从没见过蓝天下广阔的草原,不能体味身至草原的感受。笔者有一个蒙古族室友,他曾多次开玩笑似的给我们描绘着他的草原:纯净的蓝天下是广袤的草原,草原上成群的牛羊安静地吃草;壮实的父亲手持套马杆,骑马追赶一匹尚未被驯服的马儿;远处的蒙古包上升起袅袅炊烟,应是母亲开始做饭了;春节时给族里的长辈拜年,自己跪在长辈身前,接受智慧的长辈的赞扬与祈福……“风情草原”蒙古文化图片展是此次蒙古文化交流周的活动之一,一幅幅精选的图片向我们讲述了蒙古族的风情与魅力,让我们感受到了草原生活的和谐。
“香飘草原”蒙古美食文化节也是交流周活动的一部分。美食节上,同学们品尝了蒙古的一些特产,有奶酪、炒米等。在品尝特产之前,同学们还观看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表演,有悠扬苍凉的马头琴演奏、精彩的个人舞蹈、深情的诗朗诵等。笔者现在想,要是主办方安排节目表演和美食品尝同时进行,那该多好啊。我们在欣赏精彩的民族特色浓郁的表演的同时,还可以在几匹马儿旁边品尝蒙古的特产,那种身至草原的感受或许会更加强烈。
此次“天堂草原”蒙古文化交流周让我们更加了解了草原上的文化,也让我们对蒙古族的文化生活、风俗人情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