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热词解读--党代表任期制































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简称党代表任期制。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必须"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次在党的工作报告中提出"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的概念。随后十七大后的新党章也明确规定:"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实行任期制。"2008年《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暂行条例》的出台,使实行党代表任期制有了党规党纪的保障,标志着党代表任期制从此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所谓党代表任期制,就是按照党的选举制度,被选为某一届党代会的代表,其任期与党代会届期相同,一般为5年,在任期内代表行使相应职权、发挥作用、接受监督。实行这一制度,对于坚持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改革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实行党代表任期制有利于扩大党内民主。在党代表任期制条件下,党代表不仅可以在党代会上直接参与党内事务,而且在闭会后,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直接或间接参与议事,拓宽了党代表在任期内表达意见和参与党内重大事项决策的渠道,改变了以往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开完大会就完成"代表使命"、党代表权威不强的情况,增强了党代表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党代表对党内重大问题知情权和参与权的有效落实,也激发了广大党员更加主动地参与党内事务的热情,形成良好的党内民主政治氛围,有力推动党内民主建设。
第二,实行党代表任期制有利于加强党内监督。实行党代表任期制,党委和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直接置于党代表的经常性监督之下。这种监督相对于党的全委会的监督而言,范围更为广泛,内容更为全面,充分体现了选举权与监督权的统一。特别是通过建立委员联系党代表制度、党委重大决策向党代表通报制度、党委民主生活会前征求党代表意见制度以及年会上对党委及其成员进行民主评议制度等,不仅拓宽了监督的渠道,监督制度也更加健全,从而加强了对党委及其领导班子的监督。
第三,实行党代表任期制有利于密切党群联系。在党代表任期制框架下,党代表资格是常任的,既是党的领导机关联系广大党员的纽带,也是党广泛联系各方群众的桥梁。党委的重大决策和活动,可以通过党代表传达给广大党员,广大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又能通过党代表反映上来并及时得到处理。党组织与广大党员之间的联系和沟通的加强,也促使领导干部自觉转变作风,深入基层,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四,实行党代表任期制有利于党代表充分发挥作用。在党代表非任期制条件下,党代表的作用只体现在开会的几天时间内,有人说是"五年开次会,会期三五天,举举手,划划圈,散会就靠边"。实行党代表任期制,进一步明确了党代表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使党代表保持经常性活动,行使党代表权利,履行党代表职责,使党代表联系群众、反映民意,调查研究、参与决策,民主评议、开展监督的作用从"一次性"变为"经常性"。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孙颖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