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阳节前夕,秋高气爽,和煦的阳光抚摸着岁月的肌肤,杨柳在风中摇荡着收获的秋千。
“让我们热烈祝贺湘潭大学曾子其同志荣获湘潭市‘十佳老干部’荣誉称号。”在第23个老人节,喜悦与荣耀随着风的脚步走来,我校原校纪委书记曾子其,这位退休14年,却依旧志愿担任5个班级和学生社团金翼5·18及邓小平理论研讨协会指导老师的尊敬的长者,此时此刻收获了学校与社会对他执着付出的认可和肯定。而这次获奖,只是曾子其老师无限荣光中的一抹。
“为了学生的今天,更为了他们的明天,我希望以我今天的努力能指导他们明天会学习、会做事、会做人。”
(摘自曾子其的工作笔记)“做人切记要诚、勤、实———不诚,对不起老师;不勤,对不起父母;不实,对不起自己。”在曾子其带的第一个班,2004级编辑出版学班的第一次班会上,他对学生提出了三字要求。
曾子其在双休日的四个单元时间,每个单元他都要邀请一批学生到家里或是办公室谈谈心。“班上的同学有什么困难他都知道,他就是我们的大朋友。”谈起曾子其对学生的关心,他所带过的学生都发出如此感慨。
为了不耽搁学生的学习时间,曾子其老师和学生谈心的时间总是安排在课余时间。不管晴天雨天,在学生活动中心二楼一间简朴的办公室里,明亮的灯光下,有一位老者和一群年轻人,或坐或立,或爽朗而笑或眉头紧锁,谈学习、品人生、话理想。在窗外寂静的夜空下,这一盏灯,永远为爱和沟通而亮。
为帮助班上英语较差的学生,曾子其特意请来英语能手进行单独辅导;中秋节时,曾子其邀请留校的学生聚餐……今年暑假期间,在39℃高温炙烤下,一名来自宁乡的女生因久未收到录取通知书,特到我校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咨询情况。中午11:45,办公室的老师已经下班,只有一名学生在值班。曾子其走出自己的办公室,看到一名孤独无助的女孩,脸上流露着焦灼的神情。在问清楚情况后,曾子其对孙女般的疼爱油然而起,他安慰女生不要着急,并表示会帮她解决这一问题。随后,他带着女孩去到雅园餐厅吃了中饭,下午又和女孩一起来到招生办查询通知书的发送信息,最终女孩回家接到了自己的通知书。在开学的第一天,女孩发来短信,“曾老师,谢谢您,我已经安全到校”。
2004级编辑出版学班、2006级政治学与行政学班、2008级编辑出版学班、2009级动画一班、2010级公共事务管理学班和金翼5·18、邓小平理论研讨协会的学生都有着同样的感动:“曾老师是我们最慈祥的引路人。”而这群莘莘学子,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回报着曾老:2004级编辑出版班连年被评为先进班、示范班和省级先进班级;2006级政治学与行政学班,58%学生加入党组织。金翼5·18秉承“别人得关爱,自己受教育”的宗旨,多年来的成果使其受到教育部相关领导亲笔写信予以肯定和鼓励。
2007年4月17日,编版班的全体学生去到南岳旅游。凌晨6:30,一到达山顶,班长发来短信,“曾老师,我们在祝融峰为您祈福,衷心祝愿您身体健康、合家幸福”。“我真的很感动,感动这群孩子的真心和用心。”曾子其回忆起那温暖时刻,脸上依旧流露着一种幸福和自豪。
2006级政治学与行政学班在毕业总结材料上写下,不能忘记的事:遇到了对我们的人生很重要的曾老师,让我们在成长的路上把握好方向;毕业多年后,甚至还有学生携带女友回校看望曾老师,询问他的意见;金翼5·18送给曾子其一件特殊的文化衫,上面有每个成员写给他的祝福,还有精心制作的卡片……“他的工作总是很有条理,大会上或者公共课堂上发言既有激情又很有原则,每次都会在讲台上放一只小表,总是能在最精确的时间里完成自己的发言,绝不拖拉。”
“很爱生活,很会生活,我在向他学生活之道。”学生们感动着曾老的无私的引导,铭记着他无穷的人生哲理。
自1996年始,14年的执着与坚守,14年的耕耘与收获,是曾子其对爱与奉献真性情的流露。而回首过往,曾子其只是淡淡地说,自己只是为学生进步尽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心。
谈及爱好,曾子其毫不犹豫地答道,我最大的爱好就是和学生打交道,关心关爱学生是我最大的快乐。
在他厚厚的笔记本上,曾子其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与学生相处的“价值和意义:生理方面,健身、健心、健脑;心理方面,年轻、积极、充实。基本目的:今天明天,用我今天的努力指导他们明天的会学习、会做事、会做人”。
是老师,似亲人,更似朋友,曾子其这位长者以他独特的方式感染并感化着身边的每一个学子。而凭借自己的力量教会学生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则是这位长者一生的愿望。
“做好一件事并不难,但同时做好多件事却不易,有很多辛苦,但我坚持以苦为乐,不会轻易中止。”
(摘自曾子其的工作笔记)“曾老与人为善,热心而有激情,有很强的道德公益心。”我校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处长谢罗奇深有感触,曾子其绝不仅仅是在职时关心学校工作,同时为了不影响同事工作,经常是在他人下班后才开始自己的工作。
今年暑假,谢罗奇打电话给曾子其,邀请他参与接待新生和新生家长的招生咨询工作,曾子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第二天,烈日炎炎,曾子其放弃家中的清爽和闲适,带着自己的两个学生,在招生办工作了两天,没有要一分报酬。“那是一种大爱和大善。”招生与就业指导处的赵家文老师感慨道,“除了敬佩还是敬佩,愿他老人家幸福安康。”
“他从未对组织分配的任务有过推诿。”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周忠和介绍说,关工委的工作很多很细很杂,但曾子其工作踏实、不图形式、有计划。曾子其为我们诠释了一个党员对工作的积极与热忱。
退休的14年里,曾子其写完了26个工作笔记,记录着他对工作的兢兢业业;发表了34篇文章,展现着他丰富的实践经验;现存47份、10余万字的讲稿,讲述着他对学生的艰辛付出;21次受到省、市、校的表彰,彰显着他老骥伏枥的奉献精神和可圈可点的工作成绩。
14年间,曾子其连续2届被选任为我校离退休工作部(处)党委委员、连任3届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还被聘为湖南省委宣传部舆情信息员、商学院学生党支部兼职组织员。面对曾老如山的工作,记者除了敬佩,还有一丝疑惑和担忧。
“您有时会觉得累吗?有没有想过要放弃?”
“说句心里话,要短时间有所作为并不难,但要14年如一日不容易。但我坚持以苦为乐,绝不会轻易中止。”话语朴实而诚恳。
“家里晚饭一直都不能按时吃,家务事都是我一人包干。”曾子其的爱人黄淑媛略带“责怪”的语气说,“我们几乎没有一起去散过步,别人休息他工作。但他的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积极努力的工作,着实让我佩服。”
生活中的曾子其,喜欢泡一杯茶,翻开报纸或杂志,《潇湘晨报》、《中国火炬》、《老年人》、《党建文汇》、《半月谈》等报纸和杂志摆放在他的案头;或打打门球、钓钓鱼,他说生活中简单的快乐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窗外,秋意融融。室内,人情暖暖。与曾老的交谈,恍如茶杯中的茶叶,闲散惬意中留有淡淡的香味。
走出曾老的书房,仍意犹未尽,记者又转身询问:
“您有着怎样的一种生活情趣?”
“我的‘情’就是对学生的感情,‘趣’就是和他们相处的兴趣和乐趣。”
刹那间,深埋在记者心中的那份感动,迎风荡漾开来。
■学生记者 刘淑姣 贺桂英 姜 艺 刘芳芸 余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