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校战略中图书馆的地位与责任——学习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的一点体会
□图书馆馆长、党总支书记 李建中
值河南理工大学跨入新 百年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 河南理工大学第一次党代会 胜利召开。大会上,校党委书 记王少安教授作了《抢抓新机 遇实现新跨越全面开创高水 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新局面》的 报告,提出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 兴校和开放发展四大战略。“师生为本, 文化为魂”,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兴校 之根。高校图书馆不仅是学校的文献信 息保障中心,也是学校文化的物质载体 与精神载体的结合。因而,高校图书馆在 文化兴校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义不容 辞的责任。
一、文化兴校战略与图书馆的职能大学文化,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基 因,是大学的一种“软实力”。河南理工大 学的文化兴校战略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爱精神为导向,围 绕培养师生员工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鲜明 的价值判断,不断加强文化创新,重视大 学精神、制度、环境与行为协调发展,营 造宽松、适宜教师探究学术、学生成长成 才的人文环境。
图书馆无论是作为硬环境的物质设 施,还是软环境的氛围创造,都是一所高 校的核心设施之一,也是一所高校学术 氛围、文化底蕴和文明状态的标志,是观 察一所高校办学实力、办学水平、办学素 质的“窗口”。高校图书馆必须贯彻国 家的教育方针,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 务职能,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 发展的人才,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 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
二、文化兴校战略中图书馆的地位列宁曾说:“图书馆事业的建设,是 一个国家文化水平的标志之一。”作为知 识宝库的高校图书馆是高等教育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是大 学生的“第二课堂”。可以说,图书馆是学 校文化建设和文化宣传的重要基地,图 书馆生活是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 部分。
(一)图书馆是优秀文化的积累和传 播基地图书馆是优秀文化的积累和传播基 地,借助图书馆可以增强大学文化的传 播力。图书馆是学校的精神文化的象征, 一直被誉为知识的殿堂。别林斯基认为: “图书馆启迪人们的理性,陶冶心灵,以 伟大之著作培养高尚的情操。”图书作为 人类文化知识的重要载体和人们的精神 食粮,具有传播知识和进行思想道德教 育等多方面的作用。图书馆通过对优秀 文献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和传 播,将推动阅读为己任,让学生在领悟、 欣赏优秀作品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通 过知识的组织,引导学生阅读行为的递 进与深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 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让学生在阅读和交流中教育自我、完善 自我,学会做人做事,有力地促进校园文 化建设的发展。
(二)图书馆的发展水平是大学文化 发展的重要体现和标志一个学校的软实力大小的重要标志 在于她能否满足广大师生的文化需求。 不断地满足广大师生的文化需求是高校 图书馆的职责,只有满足了师生的文化 需求,才能谈得上具有较强的软实力。高 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必然是高校软实力 的一种体现。图书馆是一种文化载体,不 仅向师生提供可以强化素质、愉悦身心、 修身养性的精神文化食粮,而且不断积 累着、展示着学 校的文化软实 力。图书馆作为 文化基地,多种 文化活动的大 力开展,不仅可 以引导人们的 思想,而且有助 于丰富学校文 化内涵,提高学 校品质,提升学 校的整体形象。 2010 年4 月28 日,《河南日报》在第6 版以《河南理工大 学启动“大学生读书月”》为题对我校图 书馆举办的第五届“大学生读书月”活动 进行了报道。2010 年6 月28 日我校图 书馆又喜获河南省图书馆学会 “2005-2009 年度全民阅读先进单位”。
三、文化兴校战略中图书馆的责任(一)弘扬“大爱”精神我校倡导的“大爱”精神,其核心与 本质是爱心与责任。大爱精神是大学文 化的灵魂,是大学大爱文化建设的价值 导向。大学大爱文化,是推动大学科学发 展、和谐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是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在大学的全方位体现。要建 设大学大爱文化,就需要师生员工共同 参与,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高校图书馆 所处的特殊文化位置,决定了她理所当 然地成为大学大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而其独特的文化氛围、丰富的文献资 源优势,使其在大学大爱文化建设中具 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图书馆 在文化兴校战略应担当起弘扬“大爱”精 神的重任。图书馆在物质文化、制度文 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中要以“大 爱”精神为导向,以“大爱”文化传播为己 任,为师生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大爱文化 氛围。
高校图书馆具有教育和信息服务的 双重职能,要履行这两项职能必须弘扬 “大爱”精神,加强图书馆的服务作风建 设,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 识,争做服务育人模范,努力做到从内心 深处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尊重学生、关 爱学生,自觉做到“一切为了学生成长成 才”。在日常工作中要想师生之所想,急 师生之所急,以师生的意愿为第一目标, 以师生的满意为第一追求,以高尚人格 感染师生,以博大的胸怀关怀师生,努力 办好师生满意的图书馆。
(二)优化育人环境我校文化兴校的目的就在于营造宽 松宽容、适宜教师探究、学生成才的人文 环境。图书馆的环境氛围是学校的一种 文化现象。图书馆的环境氛围包括其馆 舍建筑、图书馆职工良好的素质修养以 及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图书馆的馆舍 建筑是学校文化形象的一种实体性标志。这种实体性标志,透过其结构布局、内部装饰和外观样式,为师生营造庄重静穆、含蓄雅致、独具文化品格的求知氛围。图书馆职工良好的素质修养,是对学校文化内涵的体现。一支思想作风好、业务素质高、服务讲效益的图书馆职工队伍,在塑造自己形象的同时,也塑造着图书馆的文化形象,塑造着学校的文化形象。在当今迅猛发展的网络时代,图书馆将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使图书馆成为绿色网络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推动者,为广大师生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总之,图书馆所特有的、浓郁的文化环境必然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三)塑造先进的图书馆文化塑造先进的图书馆文化是文化兴校 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确保图书馆在提 高学校软实力中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 图书馆文化包括图书馆精神、图书馆价 值观、图书馆规章制度、图书馆行为规范 和图书馆管理方式等,它集中体现了图 书馆的精神风貌和管理水平。图书馆文 化渗透在图书馆的各个方面,是推动图 书馆不断前进的巨大动力。通过图书馆 文化的创建,可以促进各个部门沟通协 调,有利于形成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 形成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力,发挥馆员 的主动性、积极性,形成馆员与读者良好 的互动关系,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
(四)助推校园文化的建设高校图书馆既是高校知识信息和文 化中心, 又是高校重要的教育宣传基地, 是校园文化的传播使者。图书馆应该充 分利用自身的有利资源在开展学校核心 价值理念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 化,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总体规划和大学 大爱文化理论研究等活动中,发挥出图 书馆所特有的助推作用,大力推进学校 文化创新,提高学校的软实力和品质,以 文化的力量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四、结语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兴校,文 化育人。文化兴校战略是我校全面开创 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新局面的重要战 略之一。图书馆作为文化阵地,应该明确 其在整个战略中所处的地位及所肩负的 重任,做到“责随职走,心随责走”,进一 步增强服务意识,拓宽服务思路,转变服 务方式,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 建设与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