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川警察学院为荣——访抗震救灾英雄 四川警察学院荣誉学员赵刚
本报讯(记者 罗雅心 原野)两个警察,500多名群众,在大地震之后,余震不断的山岭间艰难地探寻求生之路,历经生死八昼夜的跋涉,吃野菜、树皮,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七八十公里,最终成功越险。9月26日,这两名警察中的一位——全国公安系统抗震救灾英雄、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赵刚来到学院,为2010级新生做警魂教育报告。同时,学院授予了他“荣誉学员”称号。26日下午,赵刚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校园,途中,记者采访了英雄。
采访赵刚,其实就是一次与英雄简单的对话。“我是警察,吃的、喝的都是老百姓给的,群众就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对得起身上的这身警服。”这就是赵刚朴实的内心世界。他说,警察是一个大集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人的形象就牵动了整个公安队伍的荣誉,身为这个队伍中的一员,就有责任也有义务维护和树立好警察的形象。
大地震后,四川警察学院不断将师生派往灾区开展警务援助,赵刚很感激,也很感慨,对警务援助中我院学生的表现十分赞赏,动情之处毫不吝啬赞美之词。赵刚说,警院的学生给我的感受就是识大体、顾大局,吃得亏、受得累。虽然绵竹的环境相对一些灾区较好,但警务援助的工作依然是非常艰苦的,在日常工作中堆积许多委屈和心酸在所难免。起初他还有所担心,在面对震后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的群众时,我们的同学能否妥善处理那些误解和冷眼,但事实很快就证明了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在实际工作中,警院的学生褪去了青涩,用对国家、对人民、对警察事业的忠诚默默坚持、兢兢业业。这些,赵刚都看在眼里,感动在心。他特别讲述了今年8月13日绵竹市汉旺特大泥石流发生的时候,他带领参加警务援助的同学们投入到抢险救灾中的事情,同学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打动了当时在场的每一个人。洪水淹没了同学们的宿舍,凌晨四点大家被迫转移,然而翌日,他们准时到岗无一人缺席。他们的突出表现感动了赵刚,同时也感动了当地群众,警院学子用实际行为体现了良好素质,为四川警院树立了良好形象。
因此,赵刚敬佩四川警察学院,他希望能成为一名光荣的四川警察学院学生。他说,他非常欣赏警院学子的纪律、作风,还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同时也为自己不是警院学生而深感遗憾,这次学院授予了他荣誉学生称号,他感到十分的荣幸。
得知赵刚来院的消息,曾经在绵竹参加警务援助时,与赵刚一起战斗过的同学们专门赶过来看望他。“赵指导员为人亲切、和蔼,做事严谨、细心。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坚韧、不屈的性格总是给人带来莫大的勇气”,曾经跟随赵刚工作的同学这样对记者说。同学们告诉记者,他们在赵指导身上学到了很多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不管是对工作兢兢业业,还是平易近人、对人真诚的态度,常常让他们深受感动。记得有一次,在警务援助队交接时,学生骤增了十几个,学生住处的床位不够,赵指导员就自己亲力亲为,为学生把床一一搬好,并把卫生打扫好。看见赵刚对同学们如此亲切,十分关心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我们对这位英雄又多了几分敬意。
赵刚希望警院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一定要具备与社会紧密相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修养,紧跟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努力将自身素质与当代公安工作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结合;学会冷静思考,自我反省,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并加以改进,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
时间过得很快,和英雄的交流亲切而开心。从赵刚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一种来自人民警察坚强警魂的刚毅与强大,这是一种能震撼人心的力量!这个力量原本就来源于人民警察所肩负的责任,而我们每一位警校生,也必将培养并肩负起传递这一力量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