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在第一届首都高校物流设计大赛二等奖得主LM leopard队上得到了印证。这支由08物流班的田甜、刘莹、高明清、葛宁组成的团队是一支年轻的队伍。这支团队是凭借什么取得了如此优异的成绩呢?对此我们采访了该队队长田甜。
当谈到赛前的准备工作时,田甜摇了摇头,她表示,此次比赛他们团队在前期几乎没有做多少准备工作,可以说是冒险"打了一场无准备之战"。"虽然寒假期间就已获得了一些有关比赛的信息,但都不是确切的,当时通知的是一个学校只允许一个团队参赛,大家觉得希望渺茫,因此很少有人考虑组队参赛。后来得知名额增加到了三个,我们团队才开始匆忙组建。" 她说。当时学校总共组建了五支参赛团队,并从这五支团队中选拔三支参加北京市的比赛。虽然田甜所在的团队幸运地成为三支中的一员,但与其他"有备而来"的团队相比,做得不到位的地方还是明显暴露了出来。
组建好团队后,就要忙于确定研究课题、准备各种材料、撰写书面文案等工作,田甜说:"由于前期准备工作做得不到位,组队过晚,在紧迫的时间里有大量工作需要完成,为此我们团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赛前一周,我们实行了高强度的工作计划,幸而每个成员都十分积极,大家几乎每天都奋战到凌晨三四点。大家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十分辛苦,但值得高兴的是我们团队在比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大家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虽然队员的专业基础大体相同,在专业知识上缺少互补的优势,但他们在相同的专业基础上发挥了各自的优势,也达到了良好的合作效果。作为队长,田甜充分了解了组员各自的特长,然后进行合理规划,酌情安排任务。"葛宁擅长查找资料,刘莹比较细致,高明清对时间把控能力较强,就这样,大家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通力合作,互帮互助,形成了一个协作型团队,这在比赛期间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
困难不可避免,田甜称,他们当时主要遇到了两大难题。"首先,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这种比赛,大家都缺乏经验,刚开始根本不知道该做什么;第二,专业知识匮乏,我们团队的成员都是大二的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还不到位,本专业的一些领域还未涉足。"田甜还讲述了一个赛场上的插曲,一位评委老师的问题中涉及到一个专业术语--FOB,当时他们一头雾水,赛后才得知,FOB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贸易术语之一,是Free On Board的缩写,即装运港船上交货。
田甜称,出现的这两大难题,对他们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在比赛期间他们一直在寻求解决办法。经验不足,他们就只能摸索前进,经过数次讨论,团队才确定了研究课题--基于MRO模式的京城物流信息系统整体解决方案,而文稿也是经过大家不厌其烦地修改才完成的。查阅大量书籍、上网搜索、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他们踏踏实实,不敢偷懒。"在遇到困难时晏妮娜老师给予了我们莫大的帮助。"田甜说到,"作为我们团队的指导老师,她耐心地指导我们选题,告诉我们如何写文案,帮我们修改文稿。参赛期间,晏老师也与我们一起奋战,我们团队的所有成员都十分感谢晏老师给予的精心指导。"
谈到比赛的感悟,田甜表示,在比赛中她明显感觉到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平时积累很重要,应该多看专业书,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有了较强的专业基础,再参加类似的比赛,将理论联系实践,才能逐步获得专业水准的进一步提升。
最后,田甜说:"参加了这次比赛,我们团队获得的不仅是荣誉,更重要的是队员们学到很多实用性的东西。知识来源于无形,大家在比赛期间无意识地增加了自己的专业知识,而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这些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本报记者 08财经新闻 夏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