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不懈 合作是金--访第一届首都高校物流设计大赛二等奖V扬团队
近日,第一届首都高校物流设计大赛在北京工商大学落下帷幕。由我校商学院08级物流管理系的周冰、曹飞韶、朱丹熠、刘芷吟、张楠组成的V扬队获得了大赛二等奖的骄人成绩。听队长周冰讲述比赛的点点滴滴,佩服和感动是我最大的感受。
现学现卖 摸索前进
谈到比赛前的准备,周冰笑了,"其实我们没有任何准备,从接到比赛的消息到最终进入决赛,所有的东西都是现学现卖。"虽说学的是物流管理,但作为大二的学生,周冰和她的队友们几乎还没来得及接受专业的物流管理知识,所以只能靠从老师提供的资料和从图书馆借来的资料中拼命补充。"刚开始做的确觉得很为难,我们就只能细致地分析主办方给的案例,选中了运输这一块,认为这一块可能比较好做。"沙河校区图书馆资源不太丰富,所以V扬队的指导老师高咏玲尽量通过各种办法给周冰和她的队友们补充资料,从网上下载电子书、拿来往年全国的物流设计案例给她们学习,一直陪着她们走到比赛结束。"她一直都是很耐心地给我们的方案提修改意见,牺牲了很多自己的休息时间,甚至在中秋节那天还帮我们修改方案,还有我们的系主任周利国老师,作为此次比赛的评委,他从比赛的规则方面给了我们很多帮助。"周冰说起老师给予的指导,充满了感激。当然,现学现卖是有代价的,从被学校选派参加比赛的那天起,周冰和她的组员们就没再睡过一天好觉,"最早的就是凌晨一两点睡,早上还要早起去上课,那时候除了上课和看书查资料、看仓库选址、看路线选择、看所有与运输有关的东西之外,就没做别的事,有时候甚至连饭都不吃了。"回忆那段时间的奋战,我从周冰眼睛里读到了充实和温暖。就这样,周冰和她的队友们摸索着,前进着。"设计稿总是要不停地修改,发现有问题就查资料,或是增删模块,或是变换重点。"周冰说。这可难为了制作整个方案的刘芷吟,"我们不停地改,她就要根据每次改的重新排版编辑,但是,她从来没有抱怨过,也没要求我们尽量把每一部分做得工整一点。"
各显其能 团队合作
优秀的团队必然是能够各显其能又相互合作的,V扬队也不例外。"我们队的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擅长点,比如曹飞韶的数学很好,就做数学建模,朱丹熠对计算机比较熟悉,就负责软件运行。"周冰介绍说。团队合作确实在比赛中帮了她们大忙,据周冰说,在拿到主办方给的工厂和仓库大致示意图时,他们束手无措,因为主办方的地图没有按照比例,做得不精确,她们根本没办法分析仓库位置和运输路线,后来一名队员找了"外援"--一个外校工程制图专业的同学。"果然是专业人士,很快就帮我们优化了地图,再用上软件运行,我们很快就确定了仓库的位置。"到现在说起这个,周冰还觉得真是幸运。解决了这个难题,下一个难题又出现了,根据数据建模得出的结论,物流公司需要建5个仓库,"但是这对物流公司来说成本太大了",队员们都觉得根据实际情况建3个仓库最好,但如何说服评委呢?机会来了,以本次活动的赞助商--京城工业物流为设计蓝本,为该公司设计物流管理图。在召开的一次解疑问答会上,外校的一名同学在问问题时不经意说出了"这几个地方是物流园区",周冰和她的队友们被一语惊醒,"当时真的是茅塞顿开,马上意识到我们做出来的五个仓库地址中有三个在物流园区,成本低廉,设施完善,回来我们就马上在设计报告上阐明了这个问题,困扰了几天的问题也终于迎刃而解,我想,要不是我们能劲儿往一处使,这句话可能就被我们错过了。"说起捡到的这个"大便宜",周冰笑得很灿烂。
充实学习 胜而不骄
成功给周冰和她的团队带来了荣誉,可在她看来,最重要的不是荣誉,重要的是她们一起努力过,借这个机会学到了从前不知道的知识。"现在我们正在学习物流方面的专业知识,当老师讲的问题涉及到配送时,我们就能理解得更快,掌握得更好。"同时,细心的周冰还看到了自己和其他优秀团队的差距,她觉得自己和队员们有两点不足,一是在比赛中她们发现,有些外校的团队在数据处理上和思维方式上都比较创新,"我们的想法和做的数据都比较中规中矩,但是我看到有些团队真的很有创新精神,我觉得这种创新精神很值得我学习。"还有一点就是因为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周冰和队友都觉得自己的设计方案只触及到表层,没有更深层次的探讨,"可能设计做出来,别人认为做得不错,能看到八分深,但我们自己就只能看到五分,因为有些东西确实是专业知识所限,我们理解不了。"已经获得二等奖却仍是这样虚心,仍能这样思考,我不得不佩服眼前这个安静沉稳的女孩子。
最后,周冰再次感谢学校和老师在这次比赛中给予她们的帮助,"也希望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报记者 08财经新闻 黄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