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她的微笑 温暖心扉





我一直坚信,喜欢一个人,一定是有原因的。
从我第一眼看到她,我就知道我喜欢她。为了曾经的对面不相识时,她那温暖的笑容……
浑噩的大一,在朦胧中步入了终点。那是怎样的失落与茫然。我几乎在周围每个人的脸上都可以看到"迷惑"两个字。
是的,迷惑!
大一时,我们的辅导员带的学生实在太多,除了少数几个班委能够偶尔见到他,我们对他几乎是一无所知的。初入大学,怀着对大学生活五彩的憧憬,我们来了。然而在大一即将结束,蓦然回首,才发现,生活与曾经的梦想之间,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客观的原因是有的,比如偏远的位置,比如狭小的校园,比如稀少的同学……但是,有人说,这些都是借口,为我们自己的愚钝找出的借口,因为,他的生活就是那么的多彩……
所以,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都迷惑了……
她的出现,就像迷雾中的一盏油灯,灯光虽然微弱,却也是迷途中我们唯一能够抓住的稻草。
第一次见到她,是她自己要求来看我们的。那是大一末学院选拔沙河校区学生骨干的时候。她坐在面试官席上,坐在同来的学姐学长们之间。她的装束很普通,她的容貌也很平常,一眼望去,很难叫人相信她是位老师,因为她看上去甚至比同坐的学姐们还要小。我并不知道面试官中有老师,只认为来面试我们的都是学生会的部长或者主席。但是踏入教室门的第一眼,我就注意到了她,因为她是唯一一个抬起头来看我们的面试官,而且她的脸上带着温暖的笑容……之后的面试中,我的眼睛始终追随着她的目光,虽然她不是一直在看我,但是,她自始至终都在看着我们。无论谁在发言,她都会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人,仔细聆听着,偶尔还会点点头作为对我们的回应,无论我们的发言深刻或者幼稚,她脸上的笑容一直没有变过,一直都是那么地温暖……当天的面试都谈了些什么,我不记得了,唯一记得的就是有一位很和善的"学姐",她一直在对我们微笑。
后来,我问:"那个一直笑着的学姐是谁?"
"噢,那不是学姐,是咱们院的团总支书记,下学期负责咱们在沙河的学生工作。"
我没有问他为什么会知道我说的是哪位学姐,因为我知道,她一定是一直都在微笑,对每一个前去参加面试的人……
真正有机会跟她相处,是在面试之后不久。
如果说第一次这短短几分钟的相见,我就喜欢上了她,会让人怀疑那只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下、在明显的对比下的好感,没有以对这个人深入的了解为基础。那么经过后来两个多月的相处,我可以坚定地说,我是真地喜欢她。
那是在国庆游行训练期间……
很荣幸地,我有机会参加这样一场盛世之典。一开始报名时,只是觉得这样的机会一辈子之中不会再有第二次了,不参加的话,很可能会遗憾终生。虽然可以预料到未来的艰辛,内心有些发怵,但我依然报了名。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我竟然会爱上这场训练!而这都归功于她。
她是负责我们中队的中队长。第一次训练时,天气很热,太阳很毒,许多同学都坚持不住而请假出列了。当时我也很累,虽然高中时参加过军训,但是这么长时间的军姿训练依然在挑战着我忍耐的极限。就在我即将意志崩溃的时候,教官不经意间的一句话让我坚持了下来。
"我知道天气很热,但是你们有你们的老师陪着,你们的老师都没喊累,你们小小年纪就累了吗?"
刚听到这句话时,我一度怀疑我听错了,"老师?怎么会有老师?"于是,我趁着教官没注意向队伍里张望了一下。就在我收回目光之时,我愣了,因为我看到了她!一动不动地站在队伍第三排倒数第四个位置上的她!她就那样站着,坚定地站着!
从此之后,她一直认真地站在队伍里。
从此之后,中财十一中队一直是集合最快、进场最早的中队。
从此之后,"春天的故事"方阵第四十一中队成为了连续两次夺得"红旗中队"称号的第一支中队。
从中财训练场到良乡机场,再到沙河机场,直到最后走上长安街,她一直和我们在一起。一起玩,一起闹,一起训练,一起熬夜,一起吃那吃到恶心的面包……
但是,在这将近两个月的相处中,我只见到她的两个表情,一个是训练时一脸严肃的认真,而另一个就是休息时那满脸的笑容,一直都是那样地温暖。
正式开学之后,虽然随着各种活动的增多,我们接触的机会也增加了,但是我依然从未见到过她脸上出现过其他的表情。
我想她的脸上是永远不会有其他的表情的,至少在我们面前,她的脸上永远只有两种表情,而最多的还是那温暖的笑容。
她,就是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的张琳琳老师。
(本报记者 08公司理财 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