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印象
两个星期是短暂的,短暂得让我来不及细细体味;两个星期又是充实的,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让我受益匪浅。
美国在人们的印象中是现代化与高科技的象征,来美国之前,我也这么认为。可从下飞机的那一刻起,我的看法就被颠覆了。空间狭小的机场,陈旧的楼房,一切都与我们出发的北京三号航站楼形成巨大的落差,让我不禁质疑我们是不是真的到了美国。随着我们对美国游览的深入,我不得不接受这就是美国的事实。尤其到了纽约后,我更是感到失望,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纽约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是世界经济的中心,这里应该有连绵不绝的高楼大厦,宽敞的街道,现代化的设施……可我在纽约看到的是陈旧不堪的楼房,窄小的街道和简陋的设施,难道这就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这就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吗?不用说北京上海,就连中国的一些二线城市也不如。难道这就是我向往的美国吗?我心中的信念在动摇。但是随着我对美国了解的深入,我发现了另一个美国。在华尔街,我见识到了美国的速度和效率,尤其是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繁忙的工作人员完全意识不到我们的来临。在哈德逊河,我见识到了美国的人性化,半小时一班的轮渡免费运送上班的人们过河,船上还提供餐饮。在第五大道,我体会到了美国优质的服务,耐心的店员详细地为顾客介绍各种产品的特点,满足顾客的各种需要……这些都是我们在中国见不到的,我想,这就是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的过人之处吧。
来美国游学两周,不得不谈的就是美国的教育。在美国,我们除了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外,还访问了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乔治敦大学和乔治华盛顿大学。这样的经历使我们对美国的大学教育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和中国大学教育的对比,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中美教育的差异。由于这次主要是在宾大学习,所以我就先从宾大说起。
在宾大的学习除了听教授的讲座外,我们还访问了宾大的课堂。通过对宾大课堂的观察,我发现美国课堂与中国课堂的几点不同之处:1、在美国课堂,如果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打断教授讲课,要求教授回答自己的问题,而教授也会耐心的予以解答,解答完后才会继续讲课。2、美国课堂十分自由,学生可以不经教授同意随时离开课堂,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是否来上课,没有迟到的说法,更不用点名签到。3、教授每堂课都留有自由提问的时间,而不会整堂课都在一个人讲个不停。总的来说,美国课堂的自由度高,学生的参与度大,学生往往都能积极提问,我认为这样比教授单纯的灌输更能学到知识。另外,美国学生平时的学习主要以写论文和小组研究课题为主,要求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和收集资料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这都是我们中国学生所欠缺的。受到一些影视作品的影响,我们总认为美国学生不思进取,日日PARTY,到这以后才发现美国学生其实学习压力要远大于我们,每周光是教授发下来的阅读材料就有几百页,而学生除了要阅读教授发下来的材料外还要自己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这样才能保证在上课时跟上教授的进度。繁重的学习任务使得学生几乎没有娱乐时间。即便如此,宾大的学生一天也只能睡四五个小时。不过,美国大学的假期比较长,一年有将近一半的时间在放假,所以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休息放松而不至于被累死。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普林斯顿大学,这是此行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大学,不仅是因为它拥有一流的教学水平,更因为它优越的校园环境令我流连忘返。普林斯顿大学坐落于一个离纽约不远的小镇,环境优美宁静,与世隔绝,非常适合学习和研究,整个校园都是古老的欧式风格建筑,古色古香,有一种贵族气质。普林斯顿大学共有7个图书馆,各个学院都有自己的图书馆,从而满足了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总的来说,普林斯顿大学是一所集古老与现代于一身的大学,不仅有古老的传统,更有现代的气息。
另外的几所大学就不详细说了,总而言之,中美教育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美国教育固然有其自身的优势,但并不能说中国的教育就不行。美国教育的特点是自由、自主,但这是建立在学生自觉的基础上的,如果学生自控能力不强,学校过于宽松的管理就会导致学生在校期间一无所获。反观中国的教育,虽然管理过于严格,限制了学生的思想自由,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但却培养出中国学生扎实的基本功,这是美国学生望尘莫及的。
两周的时间太短,使我对美国只能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但终归给我营造了一个机会,让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同时也有了一个思考的平台。在美国,我仿佛看到了中国的未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腾飞的中国将成为世界上发达的国家,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金融学院 08国际经济与贸易 刘泓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