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马佳乐:橄榄球带给我最单纯的快乐



  马佳乐,体育与运动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


■马佳乐(前排左二)和她的橄榄球队大家庭


  6月27日,全国橄榄球冠军赛在烟台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激烈上演。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巅峰对决———北京师范大学队对中国农业大学队。这次冠军赛是橄榄球运动重归奥运会和进入全运会后的首个级别、水平最高的全国比赛。中国橄榄球运动发端于中国农业大学,历年的全国橄榄球冠军赛的冠军都被他们悉数囊括。北师队起步较晚,但实力近年来也是突飞猛进。
  比赛场上,一个矫健的身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马佳乐,场上的主力后锋队员,她从4号球员手中利落地接过球,灵巧地避开对方队员的冲撞,两次迅速传球,先后传给6号和7号队员,7号队员将球成功触地得分。17:5,北师大队终于拿下了冠军。马佳乐激动得跳了起来,和一起并肩作战的姐妹们拥抱在一起。
  眼明手快的传锋就在去年12月,马佳乐和另外一位队友入选国家队,作为主力队员参加了香港东亚运动会七人制橄榄球比赛。这场比赛中国队最终以34:12的大比分战胜日本队夺得金牌。颁奖仪式上,姑娘们满怀喜悦地登上领奖台,当国歌响起,五星红旗飘扬在体育场的上空,马佳乐眼中噙满了泪水。回首那一刻的荣耀与感动,马佳乐无限感慨,“橄榄球运动在中国起步较晚,我们小试牛刀便已先声夺人,这成功的背后包含了教练和姑娘们多少辛勤的汗水与心酸的泪水啊。”
  马佳乐,曾多次作为主力队员,和北师大橄榄球队队友们一起在全国赛事上奋力拼搏;曾多次入选国家橄榄球队,代表中国征战国际赛场,为北师大队和国家队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教练眼中,马佳乐观察敏锐、眼光独到。根据她的特点和长处,教练安排马佳乐做球队传锋。在比赛中,她要迅速做出判断,为其他队员创造进球机会。
  捷报频传,荣誉接踵而至,但冠军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令马佳乐铭记在心的,不是一块块冠军奖牌,而是那些艰难的比赛经历,尤其是她第一次参加世界杯赛的过程。
  在一次世界杯亚洲区橄榄球比赛中,马佳乐入选国家队参赛。“半决赛我们对战实力并不强的泰国。大家有些轻敌,再加上下雨,影响了比分,把一场本应该赢的比赛给输掉了。我和大家一下子感到特别灰心。”情势所迫,中国队只有争取到第三名,才有可能去迪拜继续比赛。通过观看视频,总结失败教训,教练立即调整战术,“教练要求我们尽量避免长距离运球,要多将球传到边上,然后以速度取胜。在亚洲区中国队整体速度是最好的。我是传锋,压力很大。”
  在与一直是亚洲冠军的哈萨克斯坦队对决中,中国队开场不利,哈萨克斯坦队利用身体强壮的优势通过强攻拿下一个比分。“比赛很艰难,我和大家吸取教训,互相不断鼓劲,多利用速度优势攻打对方。”中国队最终拿下了第三名,得到了参加世界杯的入场券。
  “不走运的是,中国队第一场就抽到了世界强队澳大利亚队。”场上的马佳乐,虽然个子不高,但她眼明手快,面对高大对手围堵毫不怯阵,沉着应对,尽力为队友制造进球机会。但实力相差悬殊,中国队初赛就被淘汰了。
  就在大家不免沮丧时,一位资深的台湾裁判林先生走过来对姑娘们说,“你们居然能够得两分,和澳洲队比,这个成绩是相当不错的!”权威裁判的话对马佳乐及队友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和肯定。“只要我们努力了,就没有什么遗憾的。”
  “我和队友们就是从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反击中摸索着走到了今天。”多年的运动生涯,执着的追求,伴随着各种荣誉纷至沓来,马佳乐对橄榄球运动有一种特别的偏爱,“体育运动,是对自我的挑战与超越,橄榄球运动让我体验到了从内心释放的最单纯的快乐。”
  “相信自己,相信队友,是我们制胜的法宝”
  与橄榄球结缘,这还要得益于马佳乐从小就开始的足球训练。“我从小就调皮捣蛋,是父亲把我引入足球的世界。”马佳乐很喜欢踢足球,一直坚持练习,从未间断。
  进入橄榄球队源于一个看似偶然的机遇。受世界杯橄榄球锦标赛的影响,2005年,北师大着手组建自己的橄榄球队伍,成为继中国农大之后的第二个开展橄榄球运动的高校。在女足多年摸爬滚打的马佳乐身体素质过硬,而足球和橄榄球又具备很多相似之处,马佳乐便被教练看中,顺理成章地成为北师大橄榄球队的第一批队员。
  马佳乐参加的是英式七人制橄榄球比赛,与美式橄榄球不同,运动员比赛时不穿护具,基本上采用足球运动员的服装。“橄榄球被称为‘球类运动中的全能项目’,要求队员要有篮球、手球队员的‘手感’,足球运动员的‘脚感’,短跑运动员的速度,长跑运动员的耐力,还要从摔跤、柔道选手那里学会‘擒拿格斗’的精华,会倒地、会保护。”
  练就这样的一身本领,非一日之功。经历了各种近乎残酷的集训以及各种大型比赛的历练,马佳乐对于橄榄球所蕴含的体育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相信自己,相信队友是我们制胜的法宝。”
  橄榄球运动和其他集体项目一样,非常讲究团队合作。马佳乐说,团体项目的运动员和个人项目的运动员性格是很不相同的,个人项目需要个性,强调自我,而集体项目的队员不仅要能力出众,更需要顾全大局、擅于合作。
  橄榄球比赛有四个要素,即是”向前推进、协助进攻、两人之间的传球配合、向对方施加压力及顶住对方的压力”。而这些无疑需要队友之间的默契和相互信任才能做到无懈可击。
  在今年的橄榄球冠军赛中,在和中国农业大学队比赛前,队员们自己开会互相鼓舞。场上,马佳乐是主力后锋队员,她和队友们心有灵犀,一个眼神就能明白要怎样处理。“彼此信任、默契配合,是我们获胜的关键。”
  在东亚运动会七人制橄榄球比赛上,观众不会忘记马佳乐奋力传球的精彩一瞬,他们用喝彩表达对马佳乐们团结合作精神的肯定。马佳乐不顾对手的顶撞,将球迅速传给队友,从而创造了一个精彩的进球,而马佳乐却重重地摔在地上。
  “信任使我和队友们走到一起”,正是这种信任,也使得她在生活中获得一群感情铁磁的朋友。这是一群开朗、快乐、坚强的橄榄球队员。
  伤痛———成长的见证比赛中,脚骨折、胳膊脱臼是家常便饭。每一次受伤,马佳乐都感到撕心裂肺的痛。因为受伤而错过重要的比赛,这让她总是非常心痛;而家人的担心以及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让她觉得喘不过气来。尽管如此,她每次都选择默默忍受,用笑容来掩盖自己的伤痛,不希望大家为自己过分担心。对于家长,她更是能瞒则瞒,从来报喜不报忧。至今,很多次的伤,她的爸爸妈妈还不知情。
  漫长的恢复过程尤其难熬。马佳乐受伤最严重的一次是膝盖内侧副韧带撕裂。当时正值天气转暖的时候,她几乎有两个月都没有让腿弯曲过。“当我看着其他队友在那练习不断进步的时候,我是多么希望自己的伤快点儿好。”
  就在她最消沉的时候,曾经受过类似伤的队友帮助了她,有空就都来帮着她压韧带。每次马佳乐都疼得汗湿浃背,但她硬是紧咬着牙关,不喊一声。
  身体的伤痛从来都不能阻止马佳乐对橄榄球运动的热爱和追求,但有时也难免因为执着而错过与亲人共处的最珍贵的时刻。从小跟奶奶一起生活的马佳乐,因在外地集训和比赛,在奶奶病重卧床的最后日子里,没能见奶奶最后一面。提起这件事,开朗的马佳乐,不由地黯然神伤起来。
  马佳乐说,很幸运橄榄球选择了自己,“如果不是教练信任我,让我知道自己能够在橄榄球的天空下创造奇迹,那我就不可能站在冠军领奖台上。”虽然有过伤有过痛,但马佳乐相信,那仅仅是成长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