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在世博实训的日子


  近4900万人次的参观人数,每日数十万名游客涌入,最前沿的新技术、新创想的集中展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贴心主题……2010年,“世博”绝对是个热门词汇。可能你要说,逛“世博”,花十天半个月,已经相当奢侈了。可有这么一批大学生,要与“世博”相伴近7个月!4月6日,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8级旅游管理专业的63名同学,前往上海世博园,在世博主题餐厅实训。实训时间已过5个月,他们与“世博”,有什么特别的故事?昨天,我电话采访了他们。
  世博园好似“梦中情人”
  说起几个月前得知要到世博园实训的那一刻的心情,同学们的激动之情仍溢于言表。毕竟,福建省内赴世博园实训的高校,仅仅福建师大福清分校一所。
  陈癸秀的妈妈在女儿出发前,特意给女儿包好一小袋福州的泥土,交代女儿到了上海后煮开水喝,据说这样可以预防水土不服。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同学出现了呕吐、头昏脑胀等不良反应。浓油赤酱是老上海的风味,习惯清淡口味的他们吃不惯;住在拥挤的6人间,无处晾晒衣物,住宿条件还不如学校的宿舍……虽然生活条件比想象中的艰苦,但同学们仍旧以满腔热情克服了困难。还好,经过多方协调,住宿条件得到了改善,他们也很快适应了上海的生活。
  实习分为中餐和西餐两队,分属于两家酒店。中餐的实习地点是上海的百年老字号企业———杏花楼集团。该集团旗下的餐馆———“老正兴”在世博园公共餐饮区占有一席之地。该餐馆的服务员,就是福建师大福清分校中餐实训队的40名同学。在总部学铺台、摆位、托盘、点菜、熟悉菜单,练站姿,练微笑,十几天的时间,大家都在重复这套动作,虽然单调但不乏乐趣。
  4月17日,他们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世博园。同学们笑称,世博园是他们的“梦中情人”,每向“情人”靠近一步,每个人的心里,就多了一份兴奋和幸福感。走进世博园,中国馆明亮的大红色点亮了他们的心情。在演艺中心前合影,他们的笑容比当日的阳光更加灿烂。班长吴小奇把当时的照片发给我,说:“看我们甜蜜的笑容,你就能感受到我们当时的幸福。”
  班级如一个大家庭4月20日,世博园区启动了第一场试运行,中餐厅实训的同学在园区内迎来了试营业的第一天。虽然世博园采取了限制人流的措施,只有20万名游客入场,但一天下来,同学们还是谢绝了上千位没有预订的顾客。这让他们知道,接下来的每一天,伴随他们的,将是忙碌。
  5月1日正式开园后,同学们切身感受到了变化。詹玉秀说,正式开园第一天,她感到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散客的比例大量增长,客人从一批批进入餐厅变成了接二连三不断进入餐厅。当天实训的同学忙得不可开交,下午4点才吃午饭,晚上9点才吃晚饭。在接待的客人里,外国游客明显多起来,同学们前一段时间苦练的英语口语派上了用场。
  孙向裕与我分享了一段经历。有一天,餐馆里来了一桌十几位法国客人。孙向裕的英语口语较好,就由他去接待这批客人。向客人问好之后,孙向裕递上菜单,说:“Thisisthemenu.”虽然菜单上标注了英文,但菜单上没有菜式的照片,这让“老外”傻眼了。餐馆备有配照片的菜单,但由于标价与常用菜单不同,为防止混乱,轻易是不拿来用的。小孙见这群客人没一个懂中文,只好拿出配有图片的菜单,并适时告诉他们,这是总店的菜单,菜价要以先前的那份为准。客人显然对孙向裕细致的服务比较满意,点完菜后,还让小孙教他们10个阿拉伯数字的中文读音。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训,同学们基本适应了酒店的工作。初到世博园的激动心情也渐渐平静下来,大家一心一意想通过实习学点东西。但是一天8小时连续地站着,确实很累。很多女生穿不惯高跟鞋,一天站下来,脚都磨破皮流血了,第二天贴上创可贴继续上班。这时候的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女同学体弱,男同学主动把休息时间让给她们。
  人生就像一部书世博园的游客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就像一部部五花八门的书,同学们在与他们交往的过程中阅读人生。
  与外国友人接触,要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孙向裕说,外国客人不习惯服务员站在他们身边听他们商量点什么菜。于是,一旦遇到外国客人,孙向裕他们就有意识地退后一步,等客人招呼的时候再为客人服务。
  客人的一句谢谢,也会让他们倍感温暖。吴小奇说,他曾接待过一位香港的老太太,普通话说不好,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菜点上。吴小奇他们始终微笑着为他们服务,终于让老太太吃上了一顿比较满意的饭。老太太一再向他们道谢。吴小奇说,客人的肯定,就是他们最温暖的动力。
  还有一些客人,主动向同学们传授工作经验。一位企业高管告诉他们,点餐的时候要提供一些个性化的服务,比如向客人建议,他们点的菜可搭配什么样的汤,要有主动服务的精神。“阅人无数”,孙向裕学会了一项本领,一看客人的言谈举止,就能很快判断出他们是哪个消费层次的客人,并为他们推荐适合他们的菜。
  当然,也有委屈难过的时候。端茶送水、扫地铺桌子、收碗摆餐具,这些都是这些独生子女在家里基本不做的事情,如今却要被人使唤来使唤去,有时还会遇到刻意刁难的客人。他们想不通:自己学的是旅游管理专业,怎么干的却是服务员的活?但回过头来想一想,这些经验能让他们更了解基层工作人员的辛苦。今后如果他们成为管理人员,在作出决策的时候,也会多为基层工作人员考虑。这段经历,对于他们未来几十年的发展,一定大有帮助。
  得到官方表扬8月初,上海世博园区运行保障立功竞赛委员会给同学们送来了一份特殊的奖状,表扬他们餐馆在服务和营业额方面的突出表现,授予他们“月度冠军”集体称号。吴小奇说,真没想到他们的工作世博园官方也关注到了。看到奖状,同学们格外兴奋,一致要求合影留念。
  上班之外的休息时间,同学们逛东方明珠、外滩,到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名校参观,一一走下来,见识了大都市的繁华。天天接触的世博园,当然也要去逛一逛。在有些场馆,他们的工作证还派上了用场,能走绿色通道,省去排队的辛苦。
  这群20岁左右的青年,以真诚的微笑、规范的礼仪和流利的英文迎接各地宾客,向世界各地的朋友展示了中国当代大学生的风采。他们的实训还有50多天。他们将在这50多天里,继续坚实地走完世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