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励志哥”袁占彪———
我的大学不是梦





  今年开学,已经25岁的袁占彪以558分、超过青海省重点线153分的成绩考入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终于实现了他上大学的梦想。
  13岁丧父;15岁辍学,外出打工供弟弟上学;21岁重返课堂……从袁占彪入学第一天开始,他的坎坷经历与坚强品格便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白云黄鹤BBS网友亲切地称他为“励志哥”。父亲早逝,成绩第一的他被迫辍学袁占彪出生在青海省西宁市互助县一个农村家庭。12年前,父亲因脑溢血突然离开人世。当时袁占彪年仅13岁,他和母亲、弟弟三人相依为命。在母亲的坚持下,袁占彪读完了初中,并以中考全校第一名的成绩从互助县边滩中学毕业。
  当时互助县一中等当地重点高中都抢着录取袁占彪。“但家里太困难了,妈妈一个人实在负担不起,我决定放弃高中,让弟弟继续读书。”10年后的今天,袁占彪平静地讲述着这段经历。打工七年,小小肩膀扛起家庭重担初中毕业后,15岁的袁占彪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不仅帮母亲种地,农闲时还到建筑工地当小工,扛水泥、抹灰,甚至参加了青藏铁路的修建工程。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6年。“我只能在建筑工地干体力活,一天15块钱。”袁占彪回忆,“最好时一个月收入有1000多元,除了留下基本的生活费,其余全部供弟弟读书。”
  2006年,袁占彪的弟弟袁占金考入青海师范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大一学费3360元是袁占彪打工攒的,生活费3000多元也是袁占彪出去借的。”如今,袁占金已从青海师范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
  重返课堂,三年苦读终圆大学梦把弟弟送进大学后,袁占彪开始为自己的未来打算。2006年冬,在一次初中同学聚会上,已步入大学的同窗好友鼓励袁占彪说:“你的成绩那么好,考大学吧!学费,我们帮你凑!”
  同学的话激起了袁占彪读书的渴望。袁占彪说:“当时,我一心想读书,任何困难都不怕。”
  2007年,袁占彪勇敢地回到了久违的课堂。他先在互助县边滩中学补习,每天早上5点起床,晚上10点半睡觉,在4个星期的时间里背完了3000多个英语单词、6册语文课本的背诵篇目,在考试中排名年级第一。
  在入学3个月后的中考中,袁占彪以全县第三的优异成绩,考入互助县一中宏志班。
  宏志班集中了全县优秀的贫困学生,学风纯朴,每年可免交300元学费。从此,袁占彪更加用功学习。每天下课后他就往食堂冲,10多分钟吃完饭,马上回教室学习。
  天道酬勤。今年高考,宏志班50人有48人考上了重点大学,袁占彪名列其中,终于圆梦。
  媒体对袁占彪的报道引起了校长李培根的关注。9月6日,他与袁占彪亲切座谈,鼓励他说:“二十五岁上大学,一点也不晚。”
  9月9日,在新生开学典礼上,袁占彪作为新生代表发言,讲述了他的求学经历,希望同学们共同珍惜大学的美好时光。他的发言数次被师生的掌声打断。
  现在,袁占彪申请了助学贷款,并准备通过勤工助学,读完大学。(记者团 张新苗 陈飞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