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学校领导与教师代表座谈 共度教师节


  本报讯 9月9日,学校召开教书育人座谈会,瞿振元、傅泽田等校领导与教学名师、优秀教师代表和新入校教工代表共聚一堂,交流教书育人的经验,共度教师节。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瞿振元指出,一名大学教师应同时具备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既能以先进的思想、观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又能将自己丰富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启发学生思维。他还勉励青年教师,要成为优秀教师,必需过教学关、科研关和学生工作关。瞿振元强调,一支好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能不能实现,还得靠你们!”
  座谈会上,新老教师畅所欲言,争相发言。思政学院教授李明将教育比作 “传递爱、表达善的精细农业”,他说,教育有灵魂,充满生命气质,作为园丁的教师们要给学生成长空间,启发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北京市教学名师高启杰认为,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增进知识、提升能力、改变观念”。
  教书育人是个“良心活”。座谈会上,“责任心”“以身作则”“换位思考”成为大家提到最多的词语,如何做好“传道、授业、解惑”也是老师们交流的重点。经管学院臧日宏、信电学院翟庆志、工学院谭彧等教师分别交流了自己讲课的心得体会。
  新教师们表示,通过与前辈名师的交流,深受启发,将在师者生涯中学习前辈精神和经验,提升师德和教书育人的能力。
  另讯 9月10日,学校召开新入校教职工欢迎大会,瞿振元、柯炳生等校领导与新教师一起欢度节日,并勉励全校教师爱岗敬业,勇于担当起将学校发展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历史重任。
  柯炳生向新入校的教师提出了三点希望:第一,尽快完成角色转换,明确自身定位;第二,爱学习,爱学生;第三,要具备大学精神,包括对我国农业发展、对农大发展承担历史责任的使命感,务实的作风、包容的精神以及公民意识。他指出,青年教师要对现阶段的工作责任和个人发展有清醒的认识,不断学习,改进管理方法,提高业务能力,对学生要做到“关爱而不溺爱、宽容而不纵容、引导而不误导”。
  校领导表示,学校非常关心、支持教师们自身的发展,正在逐步改善教师的生活待遇和工作环境,并尽可能多的提供出国进修的机会。
  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教师代表,以及新辅导员分别参加了两个座谈会。(闻静超 刘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