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舟曲抢险 义不容辞我校发挥科研医疗优势支援舟曲综述





  8月7日晚间,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来,作为地处甘肃唯一一所“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我校充分发挥科研、学术、医疗等自身优势,谱写了一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之歌。
高度重视 及时反应
“我们是成长发展于甘肃大地的高等学府,作为甘南州的科技合作单位,全力支持舟曲人民做好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舟曲灾情发生后学校召开的多次会议上,与会人员听到党委书记王寒松和校长周绪红说的最多的就是这一句话。正是自觉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兰州大学全体师生员工的心和灾区人民连到了一起。
  8月10日,惊闻灾情的周绪红校长迅速召集尚在暑期当中休假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了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应对专题会议。会上,周绪红强调指出,要对兰大舟曲籍的在校学生和今年录取的新生进行排查,实施相应的资助和减免学费的措施;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参与做好各项抢险救灾工作,包括医疗救治工作;要整合学校的科技、人才、学科优势,在甘肃的自然灾害监测、排查、防控、治理以及灾后重建、环境保护、生态恢复、市镇规划、医疗卫生等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要认真研究,提炼出高水平的课题,体现兰大在科研上的区位优势;要抓紧时间做好捐款组织工作。
  8月11日,在舟曲受灾的第一时间,我校摸清了全校共有14名舟曲籍学生家里受灾的情况,其中基础医学研究生张俊英的父母和亲属共10人遇难,学校立即设法让她回家探望,对其他在校的舟曲籍学生也进行了安抚。假期回家的学生薛中正当时正在舟曲当志愿者参加救援活动。
  8月13日,王寒松书记主持召开党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校进一步开展抢险救灾工作。王寒松书记在会上指出:一是要高度重视,继续努力;二是要发挥优势,有所作为;三是要统一指挥,紧张有序;四是要领导带头,全员行动。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贯彻中央部署进一步发挥学校优势切实做好支援舟曲抢险救灾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在甘南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工作中进一步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通知》,并以任务分解表的形式向各中层单位和学院明确了抢险救灾工作任务。
  8月17日上午,王寒松书记一行到兰大第一、第二医院,指导两所医院开展救治舟曲灾区伤员工作,看望和慰问了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要求两所医院采取最优的医疗方案,全力救治灾区伤员,确保伤员生命安全。
  8月19日上午,校党委召开领导干部会议,进一步研究部署防灾救灾工作。会议要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省委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好防灾救灾和支援灾区工作。在此期间,特别是在重大灾害面前,要更加注重锻炼队伍、考验干部;全力以赴,做好支援抗灾和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充分动员各方力量,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继续做好科学研究、医疗救治、捐款捐物和支援灾后重建等各项工作,努力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要求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狠抓工作落实,确保万无一失。
发挥优势 紧急驰援
灾情就是命令。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各部门、特别是在以往突发事件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兰大一院和兰大二院各司其职,开展了继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后的又一次爱心接力。
  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时,由徐百成、张亚武、谢明全、宋军及陈文胜等5名医师组成的兰大二院 “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赴舟曲县医疗队,正驻扎在舟曲县人民医院。灾难发生时宿舍被毁,但他们不计个人安危,全力投入到医疗救援的战斗中。他们的出色表现,受到了各级领导、当地干部群众和舟曲县人民医院的一致好评。
  8月10日,我校就舟曲县突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向甘南州委、州政府发出慰问信。
  8月11日,我校向甘肃省人民政府发出《兰州大学关于围绕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和灾后重建开展科研工作的请示》。
  8月11日17时45分,舟曲第二批转移至兰州的16名伤员中先期9人到达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8月11日19时,来自舟曲灾区的7名伤员被送到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经过初步检查诊断之后,伤员被送往病房接受进一步诊断治疗。
  8月12日上午,由兰大二院送往舟曲灾区的预防医疗队和第一批救灾物资在经过近22个小时的艰难跋涉后安全到达目的地。他们代表医院向舟曲县人民医院送去了20万元人民币的捐款和一批急需的药品、物资和生活用品,同时还送去了凝聚全院职工深情的慰问信。期间,他们积极开展了医疗救灾和疾病防控工作。
  截至8月12日晚8时,我校两所医院共收治舟曲灾区伤员18人。经过两所医院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大多数伤员病情平稳。
  8月13日下午,我校广大师生员工(包括第一、二医院职工)为舟曲灾区捐款金额达到926247.30元人民币。
  8月15日上午10时,我校师生在校本部国旗广场举行活动深切哀悼在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遇难的同胞。
  8月20日,我校以文件形式出台《关于对我校舟曲等灾区本科学生实施特别资助政策的通知》和《兰州大学关于做好舟曲灾区研究生资助工作的通知》,作出了包括免除甘南州舟曲县所有学生(含2010级新生)2010—2011学年学费等扶助政策。
  8月23日下午,在我校第一医院和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7名舟曲灾区伤员痊愈出院。据介绍,两所医院已经针对每一位灾区伤员建立了系统的心理服务档案,并将对出院的灾区伤员开展长期随访,定期向他们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和专业的心理干预,确保他们完全从灾难的阴影中走出来,树立生活信心,重建美好家园。
  9月4日至6日,由我校科技处组织,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甘晖和副校长陈发虎带队的地质灾害及相关领域的专家一行14人,到舟曲、武都、成县、天水等地考察滑坡、泥石流及生态环境状况。
  本次考察行程共计1100多公里,历时3天,途径宕昌、舟曲、武都、成县、天水等地。专家组重点考察了舟曲三眼峪沟、罗家峪沟泥石流、舟曲南山滑坡、白龙江堵江现场;武都红土坡滑坡、北峪河流域泥石流;成县黄渚镇滑坡泥石流;天水市区椒树湾滑坡、泰山庙滑坡、锻压机床厂灾难性滑坡等地质灾害情况。专家组深入灾区第一线,以收集滑坡泥石流灾害的第一手资料为目的,为承担国家重大灾害应急项目作好准备。
统筹部署 防患未然
“要处理好学校支援工作和日常工作、支援工作和自身的应急准备两个关系,认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力求消除隐患。做好排除隐患和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在8月13日召开的党委常委会议上,党委书记王寒松说。
  8月13日下午,党委书记王寒松、副校长安黎哲到榆中校区检查防洪防灾工作。王寒松现场查看了萃英山、中子实验楼、昆仑堂和公寓区等部位的防洪防灾工作准备情况,听取了有关部门的情况汇报,询问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王寒松要求,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积极做好防洪防灾的各项工作。要认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洪防灾预案,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要把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立即对校区各部位人员情况进行摸查,全面了解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一旦发生灾害,要确保人员能够及时撤离。
  8月18日上午,学校在榆中校区昆仑堂第一会议室召开榆中校区防洪防灾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榆中校区防洪防灾工作。党委书记王寒松,副校长安黎哲、徐生诚出席会议。会议对《兰州大学榆中校区防洪应急预案》进行了讨论,就榆中校区目前防洪防灾形势作了分析,并对榆中校区下一步防洪防灾工作进行了研究和部署。
  王寒松在讲话中强调,做好榆中校区防洪防灾工作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秋季雨水渐多,加之校区地质环境特殊,自然条件复杂,要立足于有灾、有大灾、防大灾的原则,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切实提高防洪防灾的思想认识。二是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坚持以人为本,要把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一旦发生洪水灾害,要保证人员生命安全。三是要排查隐患,联系有关单位了解榆中校区洪灾历史状况,根据校区实际制定、落实切实可行的措施,将灾害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四是要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类灾害情况制定和完善《兰州大学榆中校区防洪应急预案》,要注重可操作性,特别是要明确逃生路线和避难场所。五是要落实责任,从隐患排查、实施细则、防洪指挥系统、灾害预警、应急处理等各个方面做好做细防洪防灾工作。六是要提高效率,行动快速,事先按照预案进行演习,一旦发生洪水灾害,灾情就是命令,要紧张有序地落实好既定的各项措施。
  “我们将把你们的爱心,你们的深情厚意,汇集成抵抗泥石流灾害的巨大力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奋斗,勇往直前,为圆满完成救灾任务而努力!”正如舟曲县人民医院在给兰大二院的感谢信中所写的一样,兰州大学给舟曲人民带去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帮扶,更是精神上的无穷动力。虽然灾区的重建工作千头万绪、任重道远,但是,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援,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强保证,我们一定能取得这场特大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的全面胜利,也一定能重建一个更美好的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