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凯 摄)
在收获喜悦的金秋,中南林大的师生迎来了2010级新生。十年寒窗,怀抱激情,他们终于走进了大学校园,学校师生热情满怀地接待了这群朝气的“90后”。
我们准备好了!
在开学前的几周,负责迎新工作的学生会就陆续开始了准备工作。综合办公室的王同学告诉记者,根据以往迎新准备工作的流程,今年的迎新更注重纪律和效率。在火车站的迎新点,安排了四班人员进行24小时的迎接工作,每班都安排具体的负责人,还配备了解说员,让远道而来的家长、新生及时了解长沙,了解中南林。今年首次实行了实名制上车的方式,一改以往拥挤、忙碌的现象。为了提高效率,让新生更快地入住,设置了东园和西园两个迎新报名点。学生可以在新生接待处完成保险费、家校通、资格审查等程序,到寝室交押金领取钥匙即可入住。学校还在西园设置了接待中心,为学生家长提供住宿。
正式的迎新工作从9月4日下午开始,可热心的志愿者在4日一大早就开始了忙碌,志愿者们举着迎接牌,拉着横幅,帮忙提行李,带新生游览校园等等。
新生一进校门,就可以看到身着迷彩服的“交通警察”,在各路口指挥着来来往往的车辆行人,这些都是我校军事训练营的学生教官。为了保证学生安全和交通通畅,他们义务当起了校园的“红绿灯”。
有“校园保安”之称的文明督察队,自然也少不了他们忙碌的身影,在两个报到处分别进行二十四小时轮流值班,义务为新生及家长提供咨询和免费饮用水服务,有时还充当起了搬运工和志愿者。
我们应该的!
学校的中心广场上热闹非凡,喷泉随着音乐节奏翩翩起舞。各处迎新点都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迎新的这几日,记者看到最多的是穿行在迎新点和林科大桥上忙碌的志愿者身影,听到最多的是新生们礼貌地说谢谢,志愿者们热情地说没关系。
4日晚上十点多,物流工程一班的袁同学刚到校门口,拉着一大堆行李的他先遭遇了一场大雨。坚守在迎新岗位上的志愿者立刻迎了上去热情地为他撑起了伞,他感激着说着谢谢,谢谢!
来自山西大同的韩同学经过24个多小时的火车颠簸提前来到学校,由于没有正式报到。茫然的他碰上了班主任助理,助理代很热情地把他和他家人带到宿舍,并和他们聊起了天,一聊就是两个小时,从专业的学习、校园的情况到长沙的环境,甚至传授起了在长沙购物的小经验。面对记者,这位班主任助理感慨地说道:“看到这些年轻朝气的脸孔,就会想起自己曾作为新生的那份心情。”
机电学院的陈同学说:“是一个学姐带领我去办理一切手续的,步骤很多,一路上她都主动与我交谈,消除了我心中的拘束感,也让我对学校、自己的专业和就业方向有了一定的了解,我挺喜欢这里的!我对未来有信心!”有一位家长向记者打听关于保险收费的问题,找到一位学生询问,虽然这位同学不是志愿者,但是他热情地找到相关人员帮家长解决了问题。“很不错啊,这样的学生!”家长十分赞赏地说。
来自东北的刘同学初来乍到,有些忧虑:“听说南方人没北方人好相处,我又大大咧咧的,要是得罪人了怎么办啊?”记者觉得甚是有趣,把眼镜一摘,问:“你看南方人眼睛鼻子很小吗?”这位东北的大姑娘先是一愣,然后和父亲对视一眼,同时大笑了起来。看来他们应该知道了南方人不但心眼不小还挺幽默的。送他们到宿舍时,这位父亲甚是豪爽,从袋子里掏了一把,递给记者吃,一看顿时令人起鸡皮疙瘩,很像蟑螂,又有些似蝉,但盛情难却,小心翼翼地放了一只到嘴里,确是香脆得很,看着记者点头,父亲很是得意地夸耀:“这可是东北的‘甲鱼’,大补。”来自云南的唐恩杰和董书贵,俩人结伴而来,分别被录入物流学院和土木学院,来自旅游大省的他们一开始就向记者询问湖南的旅游景点,湖南各大学分布情况,准备好好的在湖南旅游一番。
9月5日,天气一扫阴凉,甚至出了太阳。“交通警察”们有条不紊地指挥着来往的车辆行人,甚至没有时间停下来接受采访,只留给我们一个忙碌的身影和浸透汗水的后背;每个学院的迎新志愿者们,他们各司其职,为新生及家长提供耐心细致的服务:发现有人提着行李就主动迎上去,微笑地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引导着新生前往报到点,细心地提醒着办完手续的新生带好随身物品,并热情地将他们送往宿舍。志愿者们顶着烈日,顾不上喝一口水,迎接着一位又一位的新同学,周而复始,不辞辛苦。被问及迎新的感受时,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都是这么过来的,去年的学长学姐们也是这样迎接我们的,我们应该把这个优良传统继承下去。”
这不是问题!
与往年一样,今年学校同样设立了“绿色通道”,前来咨询的新生和家长络绎不绝。“绿色通道”制度,即对被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在提交相关证明后,可缓交全部或部分学费、住宿费,先办理入学手续,学校将根据核实后的家庭经济情况及相关规定,分别采取国家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勤工助学等不同的资助措施,以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同时,家庭贫困的学生也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在生源地办理相关手续,持有相关材料就可直接办理入学手续。因此,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不用忧愁学费问题,相信在政府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每一位有志学子都能圆自己的大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