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土木学院实践队员给大洋小学生讲授新中国60年巨变。
我校于7月份全面启动了以“成长成才作表率,创先争优我先行,服务海西做贡献”为主题的大学生党团员、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特别是学生党员在推动科学发展、投身海西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争当排头兵。今年社会实践活动突出创先争优特色,强调学生党员作用,鼓励学生党员带领广大积极分子和共青团员,深入乡镇、农村、企业等地开展实践服务活动。我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继续实行 “十百千万”工程,共组建了137支暑期社会实践队,建立临时党支部87个,其中1支全国重点实践队、13支省级重点实践队及17支校级重点队。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累计2553人,其中党员累计1521人,共服务9个地、市,走访 658个村(镇),服务12000余名群众。重点围绕调研地方建设、服务海西经济抗震救灾及青年成长成才培育等内容,引导广大同学关注海西,服务发展,深入农村,奉献基层。
调研经济下基层服务海西我先行我校各级党团组织积极组织学生党团员到各重点工程、科技园区、大中小企业、街道社区及新农村示范点等开展调研活动。
建筑学院 “传承朱子文化,建设五夫名镇”暑期社会实践结合专业特色,深入五夫镇,找寻专业特色与社会需求的契合点,在古建筑的研究中检验知识,服务当地旅游业发展。公共管理学院“宣传世博文化、力促城镇发展”实践团到福鼎市秦屿镇进行城镇农村发展建设专项调查,通过参观核电站、当地重点工业区企业及当地重点旅游景点,分析当地现有各项资源,形成调查报告,对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及经济建设提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建议。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生党员暑期高赖村实践队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决策,深入三明清流县,进行走访、理论宣讲、科技帮扶等形式,实地宣传科学发展观,投入到海西建设热潮中。管理学院大学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创先争优”实践团,深入建瓯、建阳,实地开展茶业发展调研,形成报告,献策八闽建设。机械学院“创先争优,助力平潭”暑期社会实践团,通过采访当地政府、工业区、特色产业、居民区等,调研平潭试验区的经济建设和环保问题,并进行低碳、环保宣传,为当地绿色经济建设建言献策。阳光学院组织46支团队288人奔赴八闽大地,进行海西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调研,活动涉及船政文化、惠安文化、妈祖文化、客家祖地文化等,调研总时长达8040小时。材料学院党支部组建的福州大学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团赴安溪德化等地,走访相关企业调研活动等。
义务帮扶显真情海西春雨细无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党员践行先进性、服务基层建设的大舞台。我校青年学生发挥智力优势,深入农村开展 “三下乡”活动,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肯定。2010年是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对口帮扶莆田大洋乡中心小学的第17个年头,创造了全校乃至全省定点帮扶、服务海西建设最长纪录。由生工学院党支部组建的福州大学大学生科技下乡实践服务团深入屏南举办“携手建设创新型屏南———构建生态旅游强县,科技先行”为主题的科技活动周活动。由数计学院学生党支部组建的福州大学大学生医疗卫生服务团,赴漳州开展现场专家咨询会、“珍爱生命,远离结核”万人签名活动慰问结核病人等系列关爱结核病人实践活动。人文学院党支部组建的福州大学大学生关爱农民工子女服务团,深入漳清,开展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文艺汇报演出、爱心捐赠、家庭走访等实践活动,将爱心播洒到农民工群体中。
抗震救灾齐尽力建言献策共用心今年,受暴雨洪涝灾害影响,我省多地受灾严重。同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进入新的阶段。为响应省内外灾区的重建及修复工作的需要,我校今年组建多支队伍深入灾区,走访群众,调研灾情,分析形势,为当地灾后重建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福州大学阳光学院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建了“心系汶川,情满中华”2010福州大学阳光学院暑假社会实践队,奔赴四川汶川,开展结对子、帮扶、爱心支教、灾民走访、文化演出等实践活动,为灾区文化重建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一村一品”笋城科技下乡硕士服务队,深入建瓯重灾区,对建瓯水产养殖、竹笋加工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灾后农业发展情况,指导灾区农民推广生态养殖理念,提高当地农业应对灾情的能力,为建瓯灾区经济发展提出许多可行的建议。法学院组建的“阳光载法”法律宣传服务队,结合专业特色,奔赴三明灾区开展普法宣传,实地走访,公益服务,社会调研等活动,通过参与农村民主法治活动,了解农村医保办理流程等方式,倾听基层法治民声,为灾区社会治安及法治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土木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发挥专业优势,深入三明市沙县高砂镇,深入受灾点实地勘察,为该镇的村镇水毁道路、水利设施以及灾后民房选址等工程出谋划策,并协助编制灾后重建规划和全镇防灾预警系统设计;同时联系包括福大土木设计院等在内的有资质设计单位,加紧后续设计工作。
成长成才育栋梁茉莉磨练出英才社会实践能力是我校学生各项能力及综合素质培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党员践行先进性、服务基层建设的大舞台。今年暑期,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融入社会的能力,我校组建多支优秀学生干部素质拓展实践队。作为今年福州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的重点团队之一的青年英才成长“茉莉花”素拓计划,紧密围绕“成长成才作表率,创先争优我先行,服务海西做贡献”的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我校优秀青年学生骨干实地参观首都北京博物馆、纪念馆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在此基础上调研北京校友及企业。此外,为响应全民参与世博的号召,我校组建多支世博宣讲调查团,挑选优秀党员学生骨干实地调研大学生世博会志愿者的工作,深入了解世博会志愿工作和创新,开展世博海报、DV宣传片等宣传,让更多人关注世博,参与世博。
今年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突出创先争优特色,强化党员奉献意识,相比往年,学生参与面更广、服务人数更多、项目内容更实效、宣传报道更广泛、同学们体会更深刻。党员学生干部在社会实践中争当表率、争创优秀,在服务海西中扑下身子、扎实奉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截止目前,电视、网络、纸质各类媒体对我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167次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