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从这里开始”:体验成长的快乐



对话深圳


记者生涯


友谊长存


意气风发


   □ 文/图 记者团 王谊群
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11年8月将在深圳举行。自“2011深圳大运会注册大学生记者选拔”启动以来,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300多所高校推荐的1013名大学生记者积极报名。150位同学经网络连署、区域评审、全国评审等环节脱颖而出,被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选中,赴深圳采访“特区建设30年”主题活动。作为其中一员,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一周的深圳采访活动,这成为我暑假生活中最大的亮点。
深圳印象
如果说以前深圳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课本上那一行行文字,那么现在我就置身在深圳的怀抱里。走出罗湖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的广场和洁净的街道。道路两旁高大的建筑屹立于绿意盎然的大树旁,与大海、山水融合显得华丽而又不失宁静。原以为这里是广东话的天下,沟通会成问题,然而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市民的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基本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流利地说普通话。
  “从这里开始”,深圳正以智慧和热情筹备、迎接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到来。深圳的车站、大街、小巷,甚至一些不起眼的小角落都能看到深圳大运会的宣传牌、深圳大运会吉祥物U鄄U的笑脸;无论是官员还是普通市民,他们都热情、积极地配合我们的采访。他们大方得体的言谈体现了深圳这个沿海发达城市市民应有的素质和修养。调查中,绝大多数市民对居住环境表示满意,很多人都会自豪地大声喊出:我是深圳人。深圳是一座充满爱的城市,处处洋溢着爱的温馨。目前深圳的义工组织已形成一定规模,从1条心理关爱热线发端,到具有20大类常规服务、1465个基层义工组织和16个义工社团的市、区、街道、社区4级义工服务网络。深圳还被称作“图书馆之城”,自助式的大型图书馆、便民式的街边借书处随处可见,让人时时处处感受到深圳市民的读书热情。
  1979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昔日的小渔村一夜之间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城市综合竞争力位列内地城市第一,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深圳速度。深圳30年的快速发展,正是中国30年发展的缩影。在对话深圳市领导的座谈会上,我作为18位学生代表之一,了解了深圳启动的“十百千万”人才安居工程:首批开工建设10个人才住房建设项目、为全市100家重点企业的人才落实住房政策、推出1000套人才公寓并至少为10000名新进入深圳的大学生、研究生以及有同等学历的人才发放房租补贴等。
  深圳,这座城市的魅力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如今,深圳人正在以满腔热情迎接着中国即将举办的另一大型国际盛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记者生涯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素有“小奥运会”之称,由“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办,只限在校大学生和毕业不超过两年的大学生参加的世界大型综合性运动会。1975年,中国被接纳成正式会员;从1977年第九届起,中国派团参加了历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来到深圳,我们被分成了10组:摄影组、摄制组各1个组、文字组8个组,我则被分在摄影组。从此每次活动都能看到摄影组的单反相机、摄制组整箱的摄像机和文字组的录音笔在各个场合集中出现。我们白天采访,夜间凌晨2点完成稿件并上传,上传完文章、照片后小组开会讨论、总结,次日清晨又出发开始新的采访任务。在这段日子里,酒店吃早餐的自助餐厅被我们型号各异的笔记本电脑摆满,成了我们的主新闻中心。
  在深圳市委市领导的热情接待、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执行局的大力支持、中国青年报社、校媒联盟的指导和赞许下我们的活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每一天的行程都被安排得非常满。在这一周里,我们召开了预备会、启动仪式,参观了世界银行十强之一的招商银行总部,采访了腾讯总部,走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体育中心,来到深圳湾,跨进红树林,走访了深圳CBD(中央商务区),感受了深圳特有的文化。
  在倒计时一周年现场直播的晚会上,当全场和疯狂英语李阳一起高喊“starthere(从这里开始)”时,当钢琴家朗朗优美的旋律响起时,作为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校园传播大使,我为能近距离地亲身感受、记录、传播大运会的魅力而自豪。
友谊长存
在深圳的一周,来自全国各高校的同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攀登莲花山,共同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集体缅怀一代伟人风采;走进红树林,我们陶醉在深圳市区美丽的绿色长廊。聚餐时,大家会围在桌前为过生日的同学唱生日歌;闲暇时,我们讨论、排练最后一天闭营仪式的节目。
  这段日子里,我们众志成城,为了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虽然很累,但是很充实,也很快乐。难忘,我和南京理工大学《青年报》的社长同摄影同住宿,白天一起逛深圳老街,晚上乘车观看深圳夜景;难忘,在听取招商银行总行秦季章博士精彩报告后,我因一份“i理财”营销方案被选中参加座谈活动,和北京大学等5位同学组成的讨论小组在发言中喜获第一和精美小礼品;难忘,参加活动之前的忐忑不安和拍到一组好照片之后的无比喜悦。
  闭营仪式上,各组队员都拿出了自己的绝活,犹如一场视觉盛宴。音乐响起,当组织者拿出蛋糕为一些同学庆生时,大家都忍不住哭了。看着这次活动出版的《一起大运》报纸,推出的“一起大运”网、CUMU网络电视台、微博,制作的《一起大运》画册等几大产品时,我不禁泪眼朦胧。
  “到河科大来吧!”“到清华大学来吧!”我们相互发出了邀请。我坚信:在“战斗”中结下的友谊将长存长青!
  假期转眼之间就已经过去了,经过这段远赴深圳的采访实践,我深深地懂得了坚持、团队的重要。在大学,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参加活动锻炼自己,并坚持下去!在活动中,团队精神显得非常重要。团队所依赖的不仅是集体讨论和决策以及信息共享,它更多强调的是成员的共同贡献,因为只有共同贡献才能够得到预想的集体成果。集体成果将超过成员个人业绩的总和,而团队的核心在于共同奉献。也许,这就是暑假实践的成果,这就是成长的过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