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新生入学,这些你注意了吗?


  开学劲吹推销风新生一开学,各大商家们都抓住商机进入校园宣传,英语报纸、手机卡、计算机培训班……向刚入校的新生扑来。大部分新生表示,刚进大学对一切都不了解,又因为上门推销的大都为本校学长,所以很容易相信他们,但随着上门推销频率的增加,他们开始变得厌烦,认为这是欺负新生对新环境不了解,有些同学还明确表示自己上当受骗。小部分新生表示理解,认为推销也是锻炼自己的一种方式,能够提高自己的能力。
  面对新生的质疑,一些参加过推销的也有自己的看法。其中一位表示,他们希望通过推销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赚些零花钱,新生们不应该以偏概全认为推销就是骗钱。
  对于近几年变得火热的大学生推销,部分高校已经明令禁止,我校目前还暂无相关规定。但也有专家表示学生做代理推销不失为一个拓展实践机会的途径,学校不应一味禁止,要仔细研究、因势利导,探索出一条把学生行为纳入规范的路子,更有效地完成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接轨。
  专家建议,面对上门推销时,首先应该要求他们出示相关证件,在能够确认其身份的前提下,再考虑是否要听取他们的推销之词。在选择推销商品时也应该仔细鉴别商品的真伪,问清其售后服务等信息,如果需要签合同则一定要看清上面的各种条款以及规定。而在考虑是否要购买时,一定要仔细考虑自己的经济状况以及是否需要等,冷静地做出分析,不要因为来推销的人太多就失去理智,也不要因为他们给出的价钱便宜而一时冲动地答应对方,更不要不好意思拒绝。(学生记者 袁菲)开学“大采购”千万别头脑发热!
  新学期伊始,这应该是大学生最富有的时期了。同学们都钱包鼓鼓地回到学校。可想而知,这一阶段也成为大学生的疯狂购物期。“装备大采购”成了开学的“必修”。
  那些超市、商店总能第一时间跟上我们的步伐,找准市场方向,为我们提供齐全的装备,等着我们乖乖地去采购。也正是在这种供需同时满足的情况下,“开学经济”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小学、初中时,每到开学我们总会买一些新的文具用品。而如今,文具用品却只占了我们开学开销时的冰山一角。毋庸置疑,那些生活必需品不可避免地需要采购,对于女生来说,买化妆品、新衣服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男生重哥们儿义气,喜欢饭桌上交流感情,开学见面免不了要大吃一顿,出去聚餐总不好AA吧,只能轮流请客。也有许多同学喜新厌旧,手机、MP3、MP4每到开学就换新的,这些当然也花费不少。
  开学这段时间,大学生开销很少经过深思熟虑,有些东西不管有用没用,先买了再说。没有消费计划,导致钱包慢慢“萎缩”。而对于那些奢侈品的更新换代,作为纯消费者的我们,追求的更应该是实用而不是时尚。有些同学追求名牌,非名牌不买,这从消费角度来说,是不理性的。其实不管是不是名牌,只要经济实惠能满足需求才是最好的。而那些所谓的名牌仅仅满足了虚荣心,并不能体会到快乐。
  为自己制订一个采购计划,买己所需,使物有所用,让自己在背包鼓起来的同时钱包不至于“泄气”。!(学生记者 苑宁)学生社团之我见对于每个刚进入大学的同学来说,大学生活新奇无比,社团便是其中之一。
  相对于高中来说,课外时间相对充裕。对于多数同学来说,加入一个社团 ,不仅能填补因课余时间过多造成的空虚,同时能给生活增添许多新鲜元素。每个社团都会组织很多校内以及社会活动,积极参加这些活动,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由此,参加一个社团的必要性可见一斑。
  然而在选择社团的时候也需慎重,以免造成自己时间与精力的浪费。因为,每个人的能力、爱好均不相同,所以并非每个社团都适合自己。以往,当社团纳新的时候,全校几十个社团一溜排开,令人眼花缭乱。这时就需要“货比三家”,找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如果你文学功底不错,日常生活中喜欢写点散文和诗歌,这时你就可以选黄河浪文学社;如果你善于表演,颇有文艺天赋,你可以选择世纪风艺术团或者表演协会 ……但最重要的还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否则会浪费许多时间和精力。
  参加社团也并非越多越好,有的同学一下参加三四个,却连一个社团的活动都没有参加过,最终落得“一事无成”。所以,参加社团应认真考虑自己的能力、兴趣和时间,切忌盲目。
  但作为一个学生,相对于学习,其他一切活动还都是次要的。 (学生记者 韩尚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