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新闻中心科技处/摄影沈岩)9月2日,中关村科学城首批建设项目签约揭牌大会隆重召开,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市长郭金龙、教育部副部长陈希出席。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吉林代表市政府分别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签署共建协议。包括我校现代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内的首批11个项目先期启动。校长宁滨出席大会并代表学校签约,副校长李学伟出席。
市委副书记王安顺在揭牌大会上表示,科学城的建设将有利于进一步整合区域人才,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装备、空间等科技创新资源,全面地提升首都自主创新的能力,进而为推动世界城市建设提供有利的科技支撑。
中关村科学城是指中关村大街、知春路和学院路周边区域,占地总面积约75平方公里,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核心。区域内拥有众多科研机构和企业,科技资源密集、科研条件雄厚,在能源交通、航空航天、材料器件、信息网络、生物技术等领域形成了丰富的科技创新成果。
我校现代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北京市与我校共建的科研机构,将以学校为主体、校市共建、独立化运作,承担国家、北京市和大企业的重大科技研发项目,形成自主创新的技术和成果;培养和汇聚高端工程技术人才;进行现代轨道交通核心技术研发、中试、示范和产业化;建设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立轨道交通创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