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学典礼上,新生宣誓诚信
9月4日,近万名新生从四面八方来到上海交大。2010级共有新生近万名,为保证新生顺利入校,我校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让每位新生一入校就有家的感觉,开学第一天就过得充实、开心、安心、温馨。校领导马德秀、张杰、林忠钦、吴旦、黄震、李建强等到迎新现场视察迎新工作,慰问新生及家长。
来到新家,关爱随行
学校根据暑期对新生家庭状况的排摸和“绿色通道”现场甄别,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入学后生活有困难的新生发放“绿色锦囊”。
校党委书记马德秀,校长张杰来到“绿色通道”现场,关心和慰问贫困家庭新生,鼓励他们放下经济包袱,安心学习,自强自立,让家长放心。校领导还亲手为他们发放“绿色锦囊”爱心大礼包。
马德秀书记、张杰校长等校领导分别前往学生宿舍、食堂、轻轨站等地,亲切看望前来报到的新生及新生家长,并勉励新生同学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抓住难得的时代机遇,珍惜光阴,励志成才,勇挑重任,实现梦想,早日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才。马德秀、张杰请家长们放心,学校一定会让新同学在交大学习得用心,工作得顺心,生活得开心。
“绿色锦囊”是上海交大为了帮助贫困新生能够在报到后尽快融入大学生活而特别设计的,总价值大约15万元。特别贫困的新生将获得一份包满爱心的绿色锦囊,内容包括:一张校园快速联系信息卡;部分帮困公益社团联系卡;勤工助学绿色上岗证;300元校园卡充值凭证;价值150元的教育超市购物凭证;价值50元的长途电话卡。“绿色锦囊”不仅可以从经济上解决新生短期的生活费用问题,更重要的是从精神上给予他们鼓励和帮助。
针对灾区新生以及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学校开通绿色通道。灾区学生和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不用缴纳一分钱就可以报到入学,还会获得伙食费、生活费等补贴。学校还为绿色通道的学生每人赠送一个手机和250元话费,方便学生与家里联系。走过“绿色通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带着来自学校和社会的温情和关怀,自信而从容地开始了交大的新征程。
学校还将预留资助资金,对全校学生,根据受灾程度给予临时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和助学金等资助。基金会、校友会、学生处联合设立了“重大自然灾害学生补助基金”,凝聚各方资源,为来自灾区的学生奉献爱心。
写下誓言,见证成长
新生报到当天400余名新生积极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表达了向党组织靠拢的强烈愿望。我校重视在新生中开展党建工作。暑期,在给新生及家长的第一封信里,融入入党相关事宜介绍。新生报道前夕,学校多层面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各院系纷纷结合实际,开展了内容充实、形式新颖的活动,如举办学生党建工作风采展示,发入党宣传材料,选派党建指导教师为新生及家长答疑解惑,组织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队,以及安排班主任和高年级党员骨干深入学生楼栋宣传党的知识和入党流程等。
迎新学生党员服务队
据不完全统计,来自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等400多名新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一名新生在他的入党申请中写道:“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郑重写下这红色誓言,我渴望早日接受党组织的考验……”。
携手联动,保障到位
为做好迎新的每个环节,党办、校办牵头,各院系以及组织部、宣传部、学指委、研究生院、教务处、财务处、后保处、保卫处、校友会、教育技术中心、网络信息中心、后勤集团、校医院、选培办等单位携手联动,为今年的迎新工作提供全方位保障。
周密、贴心的迎新安排让新生和家长们有了家的感觉。新生家长华女士告诉记者,“新生接待安排很合理,住宿食堂等都挺好,孩子在交大读书我们家长放心。”
崭新征程,憧憬满怀
新生毛同学表示,开学第一天,他感到既陌生,又熟悉。陌生的是到了一个新的环境,等待自己去适应、去融入;熟悉的是交大的老师和同学热情周到的服务,细致入微的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让每位新生都很感动,就像见到亲人,回到家中。即将开始新的生活,每位新生心中满满的是对大学生活的憧憬。正如毛同学所说,“爱现在的自己,更期待未来的自己,相信大学生活将比今天的阳光更灿烂。”
2010级新生在报到现场
对于孩子在交大的新生活,家长们表示充满期待:“以后的路还要他们自己走,交大是个很棒的平台,希望孩子能成长成才,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一切都是井井有条的。”来自湖南长沙的新生家长肖女士说,从下地铁的那一刻开始,就感受到交大的热情和细致,“每到一个站点都会有交大人告诉我们接下去怎么走,非常热情,我们也感觉一路上特别顺利。”良好的第一印象让肖女士对交大和孩子的未来更有信心,“希望交大和交大的学生未来越来越好!”
·曹杰 李依蓉 沈静思 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