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大力实施教学改革工程
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成果喜人
新学期开学,喜讯不断:我校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实现零的突破、旅游管理专业入选教育部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门课程被评为2010年度市级精品课程……近几年来学校花大力气推动教学改革,促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国家级双语课程实现零突破
人文与传播学院裔昭印教授负责的“西方文明史(ASurveyofWesternCivilization)”日前被列入教育部、财政部2010年度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名单,实现了我校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零的突破。
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是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之一,建设内容包括双语师资培训与培养、聘请国外教师和专家来华讲学、先进双语教材的引进与建设、双语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优秀双语教学课件的制作、双语教学经验的总结等。截至目前,我校还有3门课程被评为上海市高校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其中今年刚刚被评为市高校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的是人文与传播学院李平教授负责的“西方文学理论(WesternTheoryofLiterature)”。
旅游管理专业入选“特色专业”
旅游管理专业日前被批准为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至此,我校的“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增加到4个,先前3个分别是教育学院的小学教育专业、人文与传播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广告学专业。
建设高等学校特色专业也是国家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项目之一,是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专业特色的重要措施。
四门课程被评为“市级精品”
在市教委最近公布的2010年度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名单中,我校共有4门本科课程名列其中,分别为:张谊生教授负责的“现代汉语”、陈恒教授负责的“外国史学史”、王大根教授负责的“美术教学论”、朱龙章教授负责的“无机化学”。这样,我校总共拥有26门市级精品课程。
市级精品课程荣誉称号有效期为5年,期间,各精品课程内容将按照规定上网开放,师生可登录相关网站共享精品课程优质资源。我校精品课程建设网站网址为:http://cc.shnu.edu.cn/Able.Acc2.Web/。
市级教学团队再添“新兵”
教育学院惠中教授领衔的“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团队”日前入选第三届上海高校市级教学团队。至此,我校共拥有3个市级教学团队,分别是孙景尧教授领衔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团队”(2008年)、齐沪扬教授领衔的“对外汉语专业基础课教学团队”(2009年)和惠中教授领衔的“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团队”(2010年)。
17门市教委重点课程全部获批
我校申报的17门2010年度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日前全部获得立项,项目数在市属高校中名列第二。这17门课程为:陈丽菲的“编辑实务教程”、张玉萍的“汽车电器与电控技术”、蔡龙权的“英语教学法系列课程”、任海波的“语言学概论”、刘旭光的“美学”、王宇的“高等代数”、胡兴昌的“中学综合课程实验理论与实践”、李燕的“儿童发展(0-8岁)”、蒋硕亮的“公共政策分析”、张宇鑫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秦晓梅的“大学物理”、尹占娥的“遥感概论”、沈品发的“资产评估”、王幼军的“自然科学史”、宁同科的“金融工程”、涂晓的“影视艺术概论”和胡筱蕾的“室内设计”。
自2007年以来,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学校不断以专业建设为抓手,以课程改革与建设为载体,有计划、有目的地建成一批辐射性强、影响力大的优秀课程,不断投入大量经费用于课程、教材建设,课程建设成为学校实施教学改革工程、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专业建设方面,学校根据上海市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要求,遵循“错位发展,凸显特色”的原则,指导各学院制订专业建设规划,确定自己的“需”“特”“强”专业,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和教材建设,为切实提升我校本科教学质量奠定基础,也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和我校的专业建设与改革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