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收获,在夏季
———“实践成才,服务社会”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一瞥



暑期社会实践启动仪式


  炎炎夏日已悄悄进入尾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子匆匆返回学校,拿出的一份份实践报告,凝结着他们的汗水和心智,体现着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每一年的假期,都会有无数的同学或参与院校组织的实践活动,或自发投身到社会实践的熔炉中。今年,又有446支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学院社会实践基地服务队、党员博士服务队奔赴全国各地,开展了新农村建设、科技服务、形势政策宣讲、医疗服务、防艾抗艾、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学校大力支持,实践覆盖面拓广7月6日,“实践成才,服务社会”为主题的“百千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拉开了序幕。今年,学校共有446项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立项,比去年增加56.5%,其中重点资助项目126项(含基地服务队和党员博士团),一般资助项目120项,重点资助项目从去年每项2000元提高到每项3000元,社会实践专项经费突破100万元,社会实践项目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同时,今年重点资助的项目较往年进行了细化,资助级别由过去的两级调整为三级,从而拉开档次,突出了重点和特色,也使得社会实践专项经费的使用更加科学、合理。随着社会实践项目化建设的推进,我校“百千万社会实践工程”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社会实践培养未来领军人才的第三课堂作用得到增强。
  今年我校暑期社会实践参与总人数也较去年大幅增加,学校层面的446支立项团队加上学院层面资助和学生自发组建的实践团队,预计超过10000人。对于拥有4万本科生和1万余研究生的我校来说,相当于每年每五个人就有一个人有机会参与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四年就能使社会实践覆盖四万学生。本次我校“百千万”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地点包括全国十多个省市。以己之长,变中求新以学生的一技之长,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实践提倡的主题。学生们通过社会实践,不仅增长了见识,汲取了更为鲜活的知识,同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做实事,彰显了人生价值。
  “患者腿部和眼部有浮肿现象,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化验结果,考虑诊断该患者患有甲亢性心脏病。病人出现大量蛋白尿的现象还要进行进一步检查。”来自湘雅医院的博士李非详细检查了病人的症状后,提出了自己的诊断意见,这已经是她当天接诊的第30位病人了。7月22日,由三家附属医院11名医学博士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举行义诊,为这里的基层群众送医送药,完成了他们的特殊暑假“作业”。
  湘雅的学生很好地运用一己之长,服务社会,而其他一些团队变中求新,主动走到生产第一线“推销知识”。暑假期间许多理工科大学生都选择下企业走访调研作为实践内容,机电工程学院的六名博士就一改以往做法,别出心裁地携带多项自主创业项目赴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与当地企业洽谈交流,为创业项目找“娘家”,同时开展了技术对口交流活动,为当地企业发展遇到的瓶颈提供技术支持,实实在在地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实队践成员易念恩告诉记者,博士生利用暑假开展社会实践,充分利用学校的数据库、信息资源优势和自身知识储备,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开发相关项目,既可为创业项目找到“婆家”,同时也为知识技术转化成生产力提供了可能。
  此外,我校社会实践紧跟潮流,开辟网络微博实践新形式。校团委在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中,开展了主题为“微动力,共升华”的微博设计大赛,主动将网络微博这一新兴的信息交流方式引入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微博里,同学们讲述了参加社会实践的感受,表达了对国家发展的关切,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实践建议。赵盼同学在微博中谈到,“进入实地调查之后,我才了解到,这边的人民是那么急切地需要一批高文化素质的人才,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正是在这个新颖的平台里,同学们体验到了更加多元的交流方式。关注热点,建言献策从低碳经济研究到水土保持方案,从关注农村土地变动到农民工现状调查,我校学子关心社会的热诚之心丝毫不减。一份份沉甸甸的调查报告,有发现问题的深刻洞察,也有解决问题的真知灼见。
  作为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议题,“三农问题”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信息物理工程学院的实践小组对耕地抛荒现象进行调研,吸取成功经验帮助农村走出耕地利用不当的怪圈;商学院的同学们来到临澧县,走访当地返乡农民工创业情况,帮他们建言献策;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团分赴娄底市新化县洋溪镇下辖的3个社区、17个行政村围绕“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实践调研;材料院的实践队伍深入株洲市部分乡镇,对当地27名大学生村官进行走访和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村官生活现状。
  经济与产业的发展同样是大家关注的热点。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新能源汽车调研团分赴长株潭三地,深入汽车生产一线,实地考察,切实获取了长株潭三地新能源汽车应用状况的最新数据,切身感受了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状况。队员耿壮在结束实践活动后说到,“通过调研,一方面可以学以致用,深化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够宣传节能减排知识,为湖南省推广新能源汽车献言献策”。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等院系的10名大学生则深入长沙望城县铜官镇进行走访调查,发放了上千份问卷,形成了两万字的调研报告,为当地陶瓷产业发展支招。
  实践是学习,是体验,是帮助,也是感悟。我校百名党员博士团成员分赴孙中山先生和周恩来总理家乡中山市以及淮安市开展“总理家乡行”,行出一份缅怀;国防生赴井冈山重温革命岁月,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访出一份精神;学子远走新疆开展“中南学子援疆行”,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开展送医送药、民族政策宣讲、科技支农等服务活动,援出一片温情。对于每一个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学子,他们都在用自己的热情,自己的才能来回馈社会。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青年学子了解社会,认识国情,锤炼品格,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在感悟中收获,在实践中成长,相信每一位参与过社会实践的学子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份社会经验,更是一种孜孜以求的态度,一份持之以恒的热忱和一颗关注社会服务苍生的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