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纯净的白色衬衫,卡其布裤,一双帆布鞋,他,简洁朴素,笑容含蓄内敛,平凡到与你擦肩而过或许你都没能注意到他,但就是这样平淡的李震乾却与数学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并且在四年的本科基础数学专业学习中书写了一张完美的画卷。
黄土地上,数学梦在此扎根萌芽“我们家住在山顶,山路闭塞不通车,需要的物品都只能靠自己背上山。”漠漠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李震乾,有着淳朴农人子弟特有的坚毅和踏实的干劲。在河北省赤城县云州乡清泉堡村生活着他和谐幸福的一家。患有眼疾、几乎以耳代眼的弟弟是他最好的朋友,他们无话不说,互帮互助。父母虽然不能给李震乾殷实的家境,却从小培养了他对数学的浓厚兴趣,牵起了他和数学之间的那份情缘。
小时候的李震乾并没有表现出数学的天赋,甚至在小学三年级数学考试中得过36分。“我对数学的兴趣是在父亲的影响下,从初中开始慢慢培养起来的,梦想也是这样慢慢在心中萌芽的。”在李震乾上初之时,此前一直在小学教数学的父亲也正好进修完毕,随即调到当地一所中学,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当时的李震乾一边和父亲学习新知识一边交流一些解题的方法。在与父亲共同学习和探讨的过程中,他找到了解决问题和提出自己见解后的成就感。“我喜欢经过种种思考,解出一些数学难题后那种畅快淋漓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也衍生了我对数学更为强烈的兴趣。”李震乾向笔者透露了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原因。
进入高中阶段,李震乾数学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他对数学的痴迷也与日俱增。高考填报志愿时,家人都劝他要慎重。从就业的层面考虑,父母不赞同李震乾读数学专业,但早已情定数学的他最终说服父母接受自己的选择。在问及当时为何要选择数学作为自己学习的方向时,他淡然一笑:“还是兴趣使然。”
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化成了他学习上的不懈动力,执着的信念和明确的目标驱走了数学道路上如影随形的单调和寂寞———不为读书而读书,而是为快乐读书。
湘潭大学,数学梦在此坚守绽放2006年,带着决心和守候数学的执着信念,李震乾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湘潭大学,并如愿地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数学专业。从做出选择的那一刻起,他就为自己构筑了一个梦想:一定要在数学领域里做出点成绩来!
在湘大的四年里,他用实际行动守望着自己的数学之梦。2008年,李震乾因数学成绩突出,被学院推荐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对于参赛时的点点滴滴,李震乾记忆颇深。据他回忆说,当时有两个竞赛题目,一个是统计方面的全国人口普查题,一个是物理方面的相机定位题。就数学建模而言,我校在统计方面占有很大优势,于是指导老师建议他选择统计方面的全国普查竞赛题。然而相比统计,他对相机定位更感兴趣,尽管风险大、成功几率不高,不被人看好,但他和搭档还是顶住压力,毅然选了相机定位题,并在三天内写出了竞赛论文,是所有参赛队伍中效率最高的,并在竞赛中荣获二等奖。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2009年9月,刚入大四,李震乾就接到一项任务,老师安排他和一位研二的学姐联手写一篇以代数为主题的专业论文。寒假过后,他们的写作因找不到突破口,进展缓慢,就在论文上交期限即将到来的前三天,学姐突然放弃了这个论题。李震乾不愿半途而废,一番斟酌后,决定自己一个人独立完成。为此,他整天泡在图书馆204样本图书阅览室查找相关资料,收集数据,求实论证,就连睡觉前都不忘思考其中的关键环节。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最后一天晚上,一种独特的求证方法在他的脑子里灵光一闪,他马上翻身起床,将这来之不易的方法记下。第二天,论文终于如期完成,并受到了指导老师的好评。
“不放弃、不气馁的意志便是取得成功的保障。有时候当你觉得没有出路时其实只要再坚持一下,成功就在前面。”平淡的话语道出了他本科四年取得所有成绩的内在因素。
“我在图书馆工作十多年了,很少见过像他这样的学生,四年如一日,几乎每天都会来这里度过自己没课的时间。”提起李震乾,图书馆北204样本图书阅览室的王萍老师语调里饱含赞许。即使在他成功保送中科院研究生之后他也丝毫没有放松,依旧每天出现在北204样本图书阅览室,静静读书、思索。“李震乾同学是一个特别勤奋、朴实的学生,有着一般学生难以企及的恒心。其他同学们平时有事找他,一般都会来这里,保准能找到。”谈起李震乾的勤奋好学,室友感叹不已。
6月23日,李震乾打算离校回家。一大清早,他就来到图书馆,和平常一样帮值班老师整理完图书后开始静静地看书,整个上午在这里重温昔日的点点滴滴。李震乾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和母校作别,表达自己对深爱的母校的不舍之情。
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上百分之一的天赋。“李震乾一开始对数学的理解并不是那么好,但他就是有一股钻劲。最初是他经常拿着问题来问我,后来慢慢从单纯地问问题变成他和我一起探讨问题,再之后我有问题都会拿去给他看。这个过程的转变和他的勤奋上进、刻苦钻研是离不开的。本科四年他甚至将本应是博士生看的专业书全部看完,汉、英两个版本都不放过。这么多年来我带的学生中很少有人像他一样,有这样明确的学习态度和执着的精神……”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的张必成老师对李震乾赞赏有加。
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严谨性的学科。“大学里学数学不能像高中那样用题海战术、玩技巧,而是要耐得住寂寞,要学会在完全自主的空间里思考。考试成绩其实是假象,期末考试的高分只是个障眼法。我们真正需要在意的是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在与2007级的同学交流经验时,李震乾幽默风趣地表达了自己对专业学习的独特理解。或许是兴趣使然,只要谈到数学学习,一向话语不多的李震乾就会滔滔不绝。
浓厚的学习兴趣,铸成了强烈的学习欲望;如饥似渴的学习拓宽了眼界和知识面,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大学四年,李震乾平均绩点一直名列专业第一。在同学眼里,李震乾是一个“得奖专业户”,除了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外,在第三届第四届湖南省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连续两次获得一等奖;荣获湖南省首届大学生物理竞赛二等奖。包括上述奖项在内,大学四年李震乾共荣获省级及以上奖励5项,校级奖励多达14项,被评为校“十佳大学生”、“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勤工助学先进个人”等。
中科院里,数学梦在此划开新的弧线今年,即将毕业的李震乾因成绩优异,被成功保送到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硕博连读。据了解,今年中科院接受保送生的名额仅为18人,而全国推荐保送的人数达38位。按中科院接受保送生的规定,每个获得保送资格的学生都必须参加中科院组织的选拔考试和面试。
抓住了机会等于抓住了成功的一半,而另一半成功依然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得到。在中科院组织的考试当天,研究所里门庭若市,来自全国包括清华北大众多名校的38位高材生汇聚一堂。和强劲的高手同台竞技,李震乾淡然处之,一点也不觉怯场,甚至有点隐隐的兴奋,因为这是一场真正的实力之战,是考验自己四年来是否学有所成的时刻。考试结束后,随即进入面试阶段。面对考官的提问,李震乾从容不迫,凭借自己宽广的知识面和扎实的功底,自信、全面、条理清晰地一一作出回答,精彩的表现赢得了在场所有老师的掌声。最终李震乾因表现优秀,被中科院正式接收为硕博连读的保送生。就这样李震乾如愿地跨入了中科院的大门,赢得了通往更高学术殿堂的入场券。
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所长、我校校友周向宇教授在国内数学界享有很高威望,特别在多变与复代数研究领域里有很大影响。因久仰这位校友的学识,李震乾决心投身周向宇门下。周向宇了解李震乾的意向后,特意抽出时间与李震乾面谈。周向宇对他扎实的数学功底,以及对数学的独特见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破例提前把李震乾定为自己的学生。
“学无止境,梦想无边。如果条件允许,我会一生与数学相伴,铸就更为灿烂的梦想!”李震乾遥望远方,目光坚定。我们有理由相信,凭借中科院数学研究所这个崭新的平台,李震乾将在这里划开一道更为漂亮的人生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