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学生记者邓洁 闵宏博)“只要每天有一点进步,将来水平一定很高。”中国“光纤之父”赵梓森院士将他的人生总结与莘莘学子共勉。9月22日上午,77岁的武汉中国光谷的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梓森应邀作客我校“致远计划”名家讲坛第九讲,与我校学子畅谈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报告会上,赵院士首先介绍了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和展望,他指出,光纤通信引起了一场通讯技术的革命。赵院士谈到了光纤到户,以及光纤通讯网的演变,赵院士说,近年来,中国FTTH(光纤到户)开始迅速发展,并强调,HDTV(高清节目内容)的发展是促进我国 FTTH实现的重要因素。
在谈及创新时,赵院士指出,创新需要条件和环境,一是钱,国家科研计划的钱和科技创新需要的钱;一是人,要有眼光的人、有志气和激情的人、有刻苦耐劳和勤奋学习能力的人。创新人才一定要具有创新性格和创新思维。种种创新都是基于高科技知识。洞察力和想象力是创新思维的核心。“中国要赶上发达国家需要有更多具有创新思维的青年,我希望你们争当这样的青年!”赵院士鼓励同学们说。同时,他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告诉同学们,要学好知识不一定必须在清华、北大学习,最关键的是要热爱自己的专业,并持久地努力,打好专业基础,将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
近两个小时的报告,赵院士对科技的赤诚之心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师生。听完报告,电信学院的康玮老师说:“赵院士的讲座内容很丰富,思想很前沿,方式很独特,很受启发。”地物学院物探10802班的王宇同学表示,今后要好好学习,多多思考,培养创新精神,争取为祖国的建设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