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我校新引进教授、研究员简介(2010·4)



刘冬生


韩敬伟


  刘冬生 1970年12月生。1993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之后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从事有机硅高分子研究,并于1999年获高分子科学硕士学位(在职)。2002年获香港理工大学化学生物学博士学位。2003年~2005年在剑桥大学化学系及纳米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5年2月起回国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8年获得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第一届青年化学家奖。2009年入选清华大学“百人计划”来校工作,任化学系教授。
  利用核酸分子的可编程、精确相互识别等独特性能,结合超分子结构组装的理念,构建了pH值变化驱动的核酸纳米马达,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核酸分子马达的光、电驱动,验证了分子马达的做功能力,还实现了其在微纳功能器件构筑、智能响应界面制备中的应用,开辟了国际纳米生物机器研究的新方向。此外,还在核酸/蛋白质纳米结构组装、核酸/合成高分子复合体系可控组装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承担科研项目10余项,包括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在德国《应用化学》上发表论文5篇,在《美国化学会志》上发表论文6篇。多次应邀在国际会议上作邀请报告,并组织和主持数次国际会议。
韩敬伟 1957年6月生。1982年本科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1982年~1996年任职于辽宁画院,1996年调入鲁迅美术学院,任中国画系教授、副系主任。2006年任清华大学双聘教授。2010年1月调入我校,任美术学院教授。
  主要从事中国画领域的研究、教学、管理工作,在中国画继承与发展上有较深的研究。曾于1986年至1989年连续四年骑自行车考察黄河流域的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及各地风俗,并将考察中的感受带入创作实践,于1992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1993年应平山郁夫先生邀请赴日本东京举办个人画展。1997年应德国布鲁特恩艺术协会邀请赴慕尼黑举办画展。个人独立完成的作品曾获国家级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牌奖、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牌奖、全国首届中国画展·深圳特展大奖、全国第二届中国画展银奖、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展铜牌奖,获加拿大首届枫叶奖国际中国书画大展银奖。参加了首届和第三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曾主持鲁迅美术学院中国山水画教学建设与改革,并于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近十年出版教材《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教授讲堂》DVD六部、《韩敬伟扇面集———山水教学稿》。出版专著《中国绘画质地表现》。出版专集《韩敬伟画集》、《韩敬伟作品集》、《水墨精神———当代中国画名家韩敬伟作品及技法》、《中国当代名家画集———韩敬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