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把教师的职业当成事业———记校“十佳教师”荣誉获得者陈龙





  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走进第二教研楼的某间实验室,校“十佳教师”荣誉获得者陈龙正在埋首工作。尽管走上教师岗位的时间并不长,但陈龙已经获得了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高校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优秀奖和校“十佳教师”、“教坛新秀”、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特等奖、“教学杰出奖”、“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荣誉加身的陈龙一如既往的朴实无华、亲切真诚,在教师的岗位上尽心尽责,脚踏实地,几年如一日地践行着“把教师的职业当成事业”的人生信条。
   执着追求,只因为热爱
陈龙是山东人,本科就读于山东大学。一直以来,陈龙对电子技术都非常感兴趣,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未能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攻读。不过陈龙对电子技术的热爱并未因此而减退,他在大学期间辅修了电子专业,并且对电子技术愈发痴迷。本科毕业后,陈龙顺利考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的研究生,2004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现在我校电子信息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实验室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虽然身份变了,但是陈龙对于电子的执着追求始终未变。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他几乎将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工作上。由于课程改革的需要,“数字电路”的实验课不得不安排在双休日,对此,陈龙毫无怨言,“因为我很喜欢这份工作”,他说。其实,熟悉陈龙的人都知道,平日里他经常在实验室一待就是一整天,换言之,一周七天都相当于工作日。
  自2006年担任学科竞赛教练以来,每年都有不少学生慕名“邀请”他指导参赛,陈龙也会尽最大的努力给予他们帮助。准备比赛的过程非常艰辛,2009年和2010年的寒假,陈龙整个假期都留在学校里和学生们一起集训,积极筹备各种赛事。天道酬勤,在去年的“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他指导的“钱江一号”队获得了全国特等奖,指导的“超越者”队获得了全国一等奖。对于如此傲人的成绩,陈龙很谦虚:“这主要归功于学生个人的努力付出。”
  从跨专业考研到如今在异乡拼搏奋斗,陈龙选择这种辛苦、忙碌的生活,只因为内心对电子的热爱。
   致力教改,经典亦可颠覆
从事了两年 “数字电路”课程的教学后,陈龙发现当时的“数字电路”教学授课内容和实验内容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今电子技术飞速发展,但学生接触的却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技术。陈龙意识到,学生就算把这些知识学得再好,那也只能是已被淘汰的技术,出了校门就得从头再学。他由衷地表示:“我不希望我所培养的学生找不到工作。如果学生觉得从我的课堂上没有学到任何东西,这会让我很愧疚,也是一种残酷的打击。”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陈龙认为学生必须要学到学科发展前沿的技术知识,并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2008年,陈龙和潘松、张亚君等多位老师一起致力于 “数字电路”课程的教学改革。他们不仅调研了清华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并对“数字电路”课程在欧洲、北美等国家的开展情况也进行了研究。最后,他们就当前国内“数字电路”的教学弊端作了详细分析,认为主要是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实验内容与形式以及课程安排时间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自主创新意识的建立。结合调研和分析的结果,他们对 “现代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理论课及其实验课提出了建设性的教学改革方案:将该课程的授课时间提前一年以及优化授课内容。与此同时,陈龙还采用全新的实验考核模式,要求学生进行数字电路自主创新设计,以答辩形式展示实验成果,并杜绝采用笔试进行实验考核。他给学生提供一只黑匣子,作品的指标有明确要求,但至于内部电路如何实现,则全靠学生自己去摸索。
  改革意味着破除传统,与旧观念抗衡。前途是光明的,但曲折的道路上难免障碍重重。不少学者认为传统教学无需改革,虽然数字电子技术在不断更新,但其基本知识和理论是永恒不变的。陈龙却说:“经典是可以颠覆的,总是抱着前人的想法一成不变又怎能进步呢?就像当年StarBridgeSystems公司采用FPGA及 Viva语言开发出 Hypercomputer超级电脑后,美国Xilinx公司的CEOWillemRoelandts即认为 ‘由冯·诺依曼提出的电脑架构已经走到了尽头’。”
  这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大二学生可以做出两百左右逻辑门的数字电路,而现在大一学生的设计规模就可以达到上万门,这些电路的逻辑更为复杂,不少还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陈龙自信满满地说:“我们的目标是让这些学生大四毕业时,在工程应用方面的能力能够媲美研究生。”
   教书育人,全身心投入
在教坛辛勤耕耘了五年多,陈龙一直坚持着 “把教师的职业当成事业”这个信念。陈龙的学生在谈到陈龙时显得兴致勃勃:“陈老师上课非常有激情,很有味道!”的确,陈龙的教学理念就是要激发学生的热情,使他们全情投入,这样才会有最佳的学习效果。
  陈龙坦言,每次上课前他都会战战兢兢、十分紧张,担心学生在他的课堂上学不到知识、没有收获。他真心地希望每个来到他的课堂的学生都能有所获得,而不是白白浪费两节课的时间和精神。对于不喜欢自己现有专业的学生,陈龙也不会强迫他们去学习。相反,他会鼓励学生花时间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毕竟态度决定一切,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陈龙不仅是学生的良师,私底下更是他们的益友。由于数字电路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也是由陈龙负责,他会帮助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为他们在实验室里安排勤工助学的岗位。当然,陈龙并不是让学生单纯劳动,较之其他学生,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实验仪器和参加学生科技活动,可谓一举两得。
  谈到对学生的期望,陈龙表示,他最喜欢激情与刻苦兼备的学生,理论功底扎实再加上积极动手实践,这样的学生以后走上社会必定是富于竞争力的,实际能力甚至能超过研究生。
  初入杏坛便取得如此成绩,年轻的陈龙没有丝毫骄傲浮躁之气。问及此次被评为校“十佳教师”的感想,他的回答谦虚而简单:“这项荣誉对我更多的是一种激励,让我在以后的教学和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道路上更有激情地走下去。”(严驾月 梁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