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我校学生薛燕燕荣获甘肃省红十字会博爱金奖



“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生命是因我而留存”


  本报讯(记者兰萱)我校管理学院学生薛燕燕在上海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回兰后,6月17日与媒体会面时表现自若,“我的人生因此而改写,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生命是因我而留存。”
  17日,甘肃省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陈明在我校逸夫科学馆贵宾厅接见了薛燕燕,并和我校党委副书记李恒滨共同为薛燕燕颁发了中华骨髓库志愿者捐献证书、“甘肃省红十字会博爱金奖”奖章,并向她分别奖励了5000元的误工费和3000元的助学金。
  陈明表示,从2006年开始至目前甘肃已有10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其中兰州大学有四位在校大学生成功捐献。薛燕燕是甘肃省第十位也是兰州大学第四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略显稚嫩的薛燕燕按捺不住喜悦,激动地说,捐献一点都不怕,没有疼痛感。“连续打了四天的动员剂,第五天开始静脉抽血,直接进入干细胞分离机,剩余的血液再回流到身体,整个捐献历时三个小时,目前身体没有不适感。”
  陈明说,健康人体通常有3000克造血干细胞,只需要捐献10克就够了,所以说对捐献者人体影响不大,全国已有1680余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配型成功,均没有身体不适的报告出现。
  李恒滨肯定了薛燕燕的勇气并感谢其家人的支持。他强调,此次善举使薛燕燕同学的人生价值得到了更大程度的体现。他倡议在全校范围内弘扬大学生的奉献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校学管理学院院长包国宪说,薛燕燕这种大无畏的行动,对当代大学生起到了激励、弘扬、表率的作用。他们现在教学的侧重点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塑造高尚的思想品质。
  陈明表示,全国目前有二至四万白血病患者等待造血干细胞治疗,但是配型几率近乎十万分之一,这就需要更多的志愿者加入。目前中华骨髓库甘肃分库有15000位志愿者,今年拟再招募3000位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