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徐文英“平易近人,慈眉善目,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总是那么的炯炯有神……”、“上课风趣,对同学关心,做课堂上的良师、生活中的益友,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古墓派掌门人‘小龙女’的魅力所在吧。”“真的很好,特亲切的一位老师。”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永远都是那么的可爱、纯真而感性,深受学生喜爱的龙胜春老师自然也难逃此“劫”。
龙胜春,70后女教师,2004年6月从浙江大学生仪学院调入我校信息学院电气自动化研究所,现为电子信息工程系副主任和计算机公共课助理课程负责教师。
来校短短的5年时间,龙胜春在教学上表现出来的“天赋”让人刮目相看:2004年获校第四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十佳青年教师”称号和信息学院建龙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十佳青年教师”称号;2005年获信息学院教学单项奖和校“优秀班主任”称号;2006年获校第三届“我最喜爱的老师”之“最佳人气奖”、校“教学质量优秀奖”和信息学院“教学先进个人”;2007、2008年再次蝉联校“教学质量优秀奖”;2008年获第四届“我最喜爱的老师”称号及“最佳人气奖”。在学院每年的学评教中,龙胜春几乎每次排名第一,尤其是她的《电工学》课程曾得满分,名列全校第一。
“不打无准备之仗!”
毕业于我校电子工程系工业自动化本科专业的龙胜春,已经有了16年的教龄,目前她担任着我校公共课《电工学》和《VB程序设计技术》课程。
两度学校“最佳人气奖”、三度校“教学质量优秀奖”……如此之多的教学荣誉,问及心得,龙胜春回答干脆利落:“不打无准备之仗!”
在16年的教学生涯中,龙胜春从来没有因为自己对课程熟悉而放弃备好每一节课。“花很多时间备课很重要,即使是自己很熟悉、上了很多遍的内容,也不能不备课。”龙胜春表示,“每一堂课如何由老的内容导入新的内容,之间都是有技巧的,稍有一点衔接不好,学生接受起来就会效果不佳。”
令龙胜春至今难以忘怀的是,自己未见上父亲最后一面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备课。龙胜春之父龙忠琪,我校曾蝉联三届“我最喜爱的老师”称号的原信息学院教授,2006年12月21日因病去世。就在那一天早上,龙胜春边吃早饭边备下学期的课,当她看完电脑里最后仅剩的那一点点程序赶往父亲住处时,父亲已经走了五分钟……龙胜春的“不打无准备之仗”另一层意思就是上课一定要保证精神饱满。谈到这,她立马联想到自己前几日因颈椎间盘突出晚上只能坐不能躺,致使第二天上课精神状态不佳,课堂效果大打折扣的“故事”。当她强打精神站着写程序上课时,课堂气氛又立刻活跃了起来。
讲课生动幽默,能将学生注意力如磁铁般深深吸引到课堂上来的龙胜春,评师网上对她的评价几乎已达“神乎其神”的地步:“替我们老师上过几节课,真的太感谢她啦!经她上了几节课,电工成绩突飞猛进,很棒的一个老师!”
“尽可能与每一位学生交朋友!”
“课堂上绝对是学生与老师的关系,课后可以是朋友。”“老师应该尽可能与每一位学生认识并交朋友。”谈起教学心得,龙胜春颇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她说,做任何事只有用心,才能做好。为了认识班级数十名甚至120余名学生,为了在课堂上不用点名就能一眼看出谁谁没到,原本可以实验室老师带的实验课,龙胜春总是亲自带。“实验课最能了解学生们知识掌握的情况了,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在实验课可以‘亲密接触’每一个同学,叫出他们的名字。”
能叫出学生的名字,有时候“好处”是意想不到的。龙胜春回想起一个偶然的小故事,忍不住笑了,“我曾在电梯口看见一学生扔垃圾未扔中垃圾桶,我喊他的名字,让他捡起来再扔进去。那学生经常逃课,顿时惊讶不已,他说几乎没有老师能叫出他的名字。从此,我的课他再也没逃过一次,最后这门课程也通过了考试。”
与龙胜春成为朋友往往是在她的课程结束之后,这其中也有她的道道:“课程没结束,和学生太亲密会影响老师对考试成绩的公正性。”但一旦和学生做了朋友,龙胜春可是毫不“吝啬”的。遇上同学有事情要谈,或为了给准备考研、考公务员的同学“打气”,龙胜春总是请客吃饭、聚会,为的是激励他们再接再厉,并给他们学习施加压力。
也许正是这份爱心,让如此之多的学生喜欢“簇拥”在龙胜春的周围。一个月的短信达2000余条,大部分是学生们的各种咨询问题和问候语。学生有事需要他们的龙老师“出马”,只要一个电话,即使已是半夜,爱生如子、豪爽的龙胜春二话不说就会赶往现场。至于短信一直咨询到凌晨,那是常有的事。
“付出肯定有回报!”龙胜春同样真切感受到学生们对她的爱戴。生病、累了就有学生问候、帮忙,龙胜春谈起这帮学生“朋友”,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神情甚是满足。
“我骄傲,但我不自满!”
“我骄傲,但我不自满!”也许正是育人人格与精神的延续,龙胜春喜欢用她父亲的座右铭感召她的学生,同时也激励自己。“这是自信的表现,我必须让每位学生对自己永远充满自信,但不能自满,必须向前努力。”龙胜春补充道,“现在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很多,从思想、心灵上与学生沟通太重要了。”
龙胜春说,自己所带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05(1)班,就有两位同学性格偏内向,其中有一位大学3年几乎没和自己说过10句话,很难开启他的心扉。当了解到这位同学对游戏软件感兴趣,龙胜春立即把他安排入一家公司实习。不久,这位同学竟主动找龙胜春交流工作中遇到的人际问题。龙胜春说:“我一直听他倾诉,等他倾诉完毕,我再告诉他,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团队精神是融入不了这个社会的。”
“很多学生学习成绩不错,但心智仍然不成熟,甚至是心理、人格也很不健全。这些学生真的很令人担忧,走向社会前没有人给他们做心理辅导会很成问题。”因此,龙胜春对于那些不懂事的“孩子”,总是不厌其烦地“教育”他们。“有的学生你帮助了他,连声‘谢谢’也不会说;还有的学生事无巨细、自己可以做到的也让你帮;参加机械设计大赛买零件竟然问‘老师,哪个摊位有这零件卖?’……”
对于这样的一拨学生,龙胜春会直接教他们如何与人打交道,告诉他们学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当这些学生走向社会游刃有余时,自然对龙胜春的这番苦心感激不尽,“龙老师,非常感谢您让我提前了5年进入社会!”
龙胜春说:“好的行为养成好的习惯,好的习惯养成好的性格,好的性格决定好的命运。我一直对学生这样说,很多小的细节不注意将会酿成坏的命运。”让每一位学生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感恩信,大二买电脑须经她批准,挂红灯的同学、期末考试期间 “收缴”电脑……龙胜春管得不能说不细,同学都戏称她为“斑马”(“班妈”之谐音)。对于这样的外号,龙胜春总是笑笑,“我的外号多着了,‘娘’、‘大姐姐’、‘小龙女’、‘大美女’等等什么都有。”因为管得细、管得严,班级所有同学都拿到了学位,90%同学过了英语4级,8位同学考上研究生。
在学生为龙胜春写的获奖理由中最后一句这样写道:获得“我最喜爱的老师”称号并蝉联“最佳人气”奖,她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