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一所大学,是一种环境教育的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对于电子科大中山学院,是提升办学实力和学院人归属感的必经之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学院人共同参与,因此,校报编辑部发起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问卷调查,借此充分了解同学们对我院校园文化现状的看法、意见和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展望。
【 调 查 对 象 】 : 共 发 放 调 查 问 卷 1500份,有效回收1341份,涵盖全院八个院系、大一到大四的样本。
【调查内容】:将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细化到点,包含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教学文化建设、学习氛围建设、社团文化建设、宿舍文化建设、网络文化建设等方面共14道选择题、1道主观题。
【调查结果】:调查中,45%的同学认为学风建设与科研成果是一个学校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方面;31%的学生认为美化校园、完善科研设备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15%的学生认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是举办各种类型的活动和竞赛。
1、校园文化建设学习氛围、教学文化方面:
在学风建设方面,49.29%的学生认为加强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乃是学风建设工作的核心,然而这组调查问卷中另一题则显示,占最大比重——— 30.35%的学生认为自己周围的学习氛围普遍很好,但自己没做到。可见,大量学生认为自己处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但也是薄弱环节,学习积极性亟待激发。
在关于学风建设工作核心的题目中,也有相当比重(28%)的学生认为,建设优良学风,应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室上课的积极性方面入手。而学生眼中优秀教师应具备的资格首先是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38.26%),其次是为人师表的行为处事方式(26.25%),再次是融洽的师生关系(23.64%),而认为教师“渊博的学识”不敌其人格魅力,占11.86%。
2、校园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公共设施方面:
凤凰卫视主持人窦文涛谈到他的大学时说:“武大是全国风景最漂亮的学校。这样的地方,每一天都有不同的风景,每一天都有不同的颜色和味道,太适合年轻人。”而我们谈到电子科大中山学院的时候,孙中山铜像和“天下为公”的题字就成为了标志;学院教学楼与宿舍楼的草坪上,每到夜晚点点簇簇的荧光,许多学子在此开始了思想的遐想;坐落于美丽富饶的珠江三角洲,我院是文化名城孙中山先生故乡的“园林式单位”。
图书馆作为校园公共服务一大设施,其巨大馆藏得到了65.4%的同学认可,然而这65.4%的同学中只有11.26%认为我院同学很好的运用了图书馆的丰富资源,另外54.14%的同学则认为学生们对图书馆的资源利用不够充分。图书馆可借书量自2007年来经过了每次7本,每本可借30天——— 每次7本,每本可借60天——— 每次十本,每本可借60天的变化,这表明,我院图书馆馆藏持续扩大。大三学生小罗以读书为主要日常消遣,她表示,目前图书馆的可借书量完全能够满足其学习和爱好,她津津有味地安排着自己的“小小图书馆”:一本英语单词书、一本英语练习册、两本作业参考书、还有六本的空间可以借小说和趣味书。她的同班同学小邓却与此项调查中的4.1%调查对象一样,对图书馆完全不了解,因为几乎没去过。
3、校园文化建设社团、活动、宿舍文化方面:
大学阶段之所以区别于中小学阶段,不仅在于知识学习方面更精、更深,更在于其是衔接学生时代与社会生活的特殊阶段,在于衔接父母家庭与自己的家庭的特殊环境,在于其衔接孩童时期与成人时期的特殊过渡。大学之活动、社团及宿舍常常给一个人的文化意识形态带来深涉一生的影响。
调查中我院学子最感兴趣的社团、活动类型一项充分体现了课余文化面前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大学活跃氛围。本学期,自学院吹响校园文化建设的号角,各系、各社团纷纷响应,3月8日各系开展女生节活动、电子工程系“中山文化”海报展、校报记者团“两会”海报展、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喜迎亚运”趣味运动会、全院抗击西南干旱募捐行动、机电工程系“秀我青春”素质扩展文化节、学院香山杯辩论赛……各系各社团文化活动、赛事纷至沓来。
宿舍美化大赛是我院每年校园文化活动的保留节目,它营造了学生公寓的文化氛围,为同学们创造一个展现个性的平台,推动宿舍设计服务于学生生活。活动中,学生动手设计、装饰宿舍,“折子戏”、“青春最楠”、“white&black”等不同主题的宿舍用不同的姿态为我院学子多彩的文化内涵增添了一缕缤纷。调查显示,61.3%的同学认为宿舍文化节对增进宿舍成员之间的感情有明显帮助。电子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谭茵华在参观学生参赛宿舍时告诉现场的学生:“大学宿舍生活是十分宝贵的,往往在工作多年后,这些经历会成为大家最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