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一只塑料袋引发的———昌大校园“限塑”面面观


  前几天,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07级的王峰像往常一样来到距离他寝室最近的七食堂用餐,用餐结束后,又准备给同寝室的刘涛带回去一份午餐。当王峰像往常一样走到食堂打饭菜的窗口前时,食堂的工作人员却告诉他,从今天开始,食堂将不再为同学提供饭菜打包用的塑料袋和一次性快餐盒……2008年 6月 1日开始,各大商店、超市里,塑料袋成了有偿销售的物品。十一过后,南昌大学校园中用来“打包”的免费塑料袋也消失了踪影。为响应国家的号召,南昌大学在校园积极贯彻实施“限塑令”。“限塑令”真正开始走进校园。
  习惯使用免费塑料袋的你,习惯这一新的举措吗?后勤管理处:一声号召到校园后勤管理处是本次校园范围内限塑活动的推行者和监督者,学校后勤管理处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是一种浪费资源的表现,污染环境。推行‘限塑令’,是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
  一次性塑料制品在学生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我们在校园网上开展一个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受访者有过在校内使用一次性餐具的经历。现在没有了一次性塑料制品,我们又可以拿什么东西作为替代品?“我们鼓励师生自带饭盒,同时,‘限塑令’要在食堂、超市坚决地实行下去,”该处负责人说到,“限塑令实行的初级阶段一定会有很多人不适应,我们尽量减少对师生生活的影响。学校一方面鼓励教职工和学生在食堂就餐,提倡自带餐具,或使用食堂餐具在食堂内就餐,不使用、不索要塑料袋盛装食品,另一方面选择了纸质的快餐盒作为替代品。”食堂和超市:支持环保新举措学校范围内的食堂、超市和各个零售店无疑是“限塑令”实施的主角,特别是各个食堂和各大超市,他们对于这一政策推行所持有的态度和执行力,对“限塑令”能否取得预期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
  昌大六食堂熊经理说:“我们算过一笔账,每天要用将近 2000个塑料饭盒,这将给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给环保工作造成非常大的压力,自从学校实行限塑以来,食堂卫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并减轻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压力。”当问到实行限塑政策会不会给食堂效益带来影响时,熊经理说:“实行限塑政策使食堂的用餐流量加大,许多同学为了避开用餐高峰选择到其它地方用餐,这必然会给食堂经济效益带来影响,但是为了响应学校政策,保护学校环境,我们是非常理解和支持的。同时,我们还购进利于环保的纸制饭盒用于食物外带,在一定程度上使用餐高峰期间的拥挤状况得到缓解,方便了同学们用餐。”
  学生:让环保成为一种习惯“以前食堂一到饭点总是会有很多人,赶时间的时候我经常会打包。没有了塑料袋,刚开始我们真的不习惯,但也是会支持的。”
  记者通过网络在昌大校园内发放一份问卷调查,主题是关于“对食堂和超市实行‘限塑令’的看法”,共有233名昌大学生参与了这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 95名同学表示非常支持这项措施,认为这是种有利于环保的措施,并表示这项措施并没有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什么不便;有136名同学表示支持和理解学校,虽然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一些不便,但是他们表示会尽快适应。有超过98%的同学,是支持这一政策的推行,由此可见,在全校推行“限塑令”有着牢固的“群众基础”。
  后记:全国施行 “限塑令”已经过去百余天,校园中出现了很多手捧商品却不用塑料袋的“省塑一族”,食堂里出现了更多的 “免包一族”。改变一点点融入生活,少了免费塑料的我们正在慢慢的适应。以前常常看到美剧中手捧一堆纸袋发笑的我们,有了更深的理解。环保,我们在努力;消灭白色垃圾,我们一直在路上。
  (梁鹏 王朦朦 敖涛 谢建楠 吴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