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校党委书记顾海良与大一新生热切对话。以下是记者现场记录的精彩选段。
学生:作为武大“掌门人”,您最喜欢读什么书?
顾海良:我有两本枕边书:马克思的《资本论》和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当我在学术上有疑虑时,就查阅《资本论》;而生活和工作上有苦恼时,就翻《约翰•克里斯朵夫》。
学生:据说您上校园网,我们都想知道您平时用什么聊天工具关心我们的生活?
顾海良:我经常浏览BBS,许多同学给校领导提意见时,很有武大学子风度,既尊重又毫不留情。如果你们只是一味说好话,未免过于世故,也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学校负责网络的老师,绝对不会删除大家的批评意见。
学生:我们是哲学学院中西比较哲学专业的新生。现在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认为哲学是无用之学、不学之学,您认为呢?”
顾海良:没有好哲学系的大学不是一所真正的大学。哲学既是大学的历史起点,又是大学的逻辑起点。在当下,你们不仅要用心学习专业知识,还应广泛涉猎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把哲学的智慧和广博的知识结合起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你们提的问题,很有哲学家的气质和气派,我对你们很有信心!
学生:我们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境比较优裕,对大学集体生活常感力不从心,平时在生活习惯、行为和思想上难免有摩擦,该如何处理好同学关系呢?
顾海良:我上大学时已经26岁了,班上年纪最大的32岁,最小的17岁,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家庭背景都不同。寝室里有一位来自农村的同学,家境贫寒,没有刷牙习惯,但大家都不嫌弃他,反而凑钱帮他买牙刷,让他轮流使用我们的牙膏,整整度过了大学四年。我认为,宽容和宽厚最重要,多换位思考,不将自己的看法强加于人,不斤斤计较。
学生:您强调,大学应注重对自我组织能力的培养,鼓励我们多参加第二课堂和社团活动。那么,您对我们参加社团有何忠告?
顾海良:校园社团活动是你们锻炼组织能力、融入社会的绝好机会。在这里,你们可以试验,允许失败,可以培养自己的策划力和行动力,可以向师长寻求帮助。社会是现实的,只以成败论英雄,绝不允许失败。所以,我希望你们尽情尝试,好好珍惜机会。当你们走上社会时,如果有人评价“这个大学生不像大学生”,你就成功了。
学生:我们是水利水电学院的大一新生。作为工科学生,我们该怎样规划自己呢?
顾海良:让一位女同学坐在电脑前,代表你们六位男同学发言,可见你们班的男女生比例和男生的绅士风度。水利水电专业是我校的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有世界影响力的专业之一,比如三峡工程的主干力量都是你们的校友和学长。你们大一大二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从大三开始进行课堂实践。专业课旨在培养宏观驾驭和思考能力,建议你们在硕士和博士阶段进行跨专业学习,以多学科知识充实自己的能力,将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学生: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素质才算一名优秀大学生?
顾海良: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这三大素质涵盖了大学生活的全方面。在未来四年的成长道路上,你们既要处理好知识内的成长难题,也要处理好知识外的成长难题,如大一角色转换,大二人际关系,大三男女同学交往,大四就业与考研等。只有在培养三大素质的过程中,处理好这些可能碰到的难题,才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画外音:
城市设计学院新生陈阳:作为50多岁的人,顾书记不仅有丰富的阅历,还有一颗年轻的心,跟我们“90后”很谈得来。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6级本科生王维:我现在大三了,听了报告深感相见恨晚。接下来的两年,我一定好好规划自己,珍惜所剩不多的大学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