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徜徉学术殿堂记第三届研究生学术科技节
通讯员 陈春荣

    “作为人生一个新起点,你们要思考如何生活,如何做学术,以怎样的方式为人治学,这是研究生与本科生最大的区别。”在第三届研究生学术科技节上,院士、知名教授就治学为人之道,与研究生展开精彩对话。这是科技节系列活动之一。

                                 不拘一格
    科技节设置五大板块,一系列学术交流与素质拓展活动,贴近研究生学习、科研和就业实际,深受欢迎。
    “格物致知篇”以学术报告为主,各学科知名专家学者与研究生近距离接触,或探讨治学为人之道,或讲解学术科研方法,或以亲身经历指点成才道路,精彩的演讲和报告高屋建瓴,催人奋进;“求同存异篇”以学术竞赛为主,学术报告、电子设计、工程程序设计、英语演讲和信息搜索六项赛事,吸引了众多学子;“求是拓新篇”注重学术交流,研究生们就一些学术问题面对面交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素质拓展篇”重在锤炼职场能力,广大学子通过参与素质拓展训练等活动,体验团队协作、信任互助的重要性,锻炼了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与时俱进篇”围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西迁乐山70周年和“两型社会”三个时政专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有戴德铮、汪习根等名师作精彩报告,又有校史知识竞赛和西迁乐山图片展等纪念活动,还有“两型社会”学术研讨会等贴近现实的活动。

                               格物致知 
    “学术科技节内容设置科学合理,贴近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很庆幸有机会参与进来。”许多学子表示。
    素质拓展训练,许多同学主动报名组队参加。“第一次参加团队对抗训练活动,收获很大。” 一位2007级研究生说。
    在哲学学院举办的“关爱心灵”电影展播现场,不少学生看完电影、听完点评后,仍意犹未尽,一路上讨论着电影的情节,探讨心理学专业知识,“希望今后能举办更多与心灵探秘有关的主题电影展播。”
    科技节还专门开展了针对博士生的学术活动,如每周三晚在珈园小观园定期举行的博士生学术沙龙,不限专业、年级,结合学术热点、社会焦点的自由讨论形式,吸引了许多不同专业的博士生。数学与统计学院组织“归国博士访谈”活动,来自该院和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的7名归国博士生动地介绍了他们在国外的学习、工作、生活情况和留学国家的风土人情,并向有意出国留学的学弟学妹们提出了有益建议。
    正如校长顾海良所说,“尊重学术就是尊重知识,尊重学术就是尊重学者,任何对学术的尊重,都将树立起学校的光辉形象。”研究生学术科技节正是通过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符合研究生成长成才需要的学术活动,努力“让珞珈山遍撒学术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