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2008年科技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受表彰先进单位代表、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刘耀林教授总结了学院科技工作的成功经验,富于启发性,特刊发,以飨读者。
学院要做好科研工作,除了正常的申报、投标外,根据我们的实际经验,还要加强这些方面的工作:
加强对外联系,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寻找科研课题的外部环境和信息渠道。具体来说,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处理好与国家相关部、局的关系。科研要面向国家任务和学科前沿,国家任务实际上是通过相关部委提出和实施的,因此,搞好与相关部委的工作关系,对学院发展,对争取科研项目非常重要。我们学院学科多,涉及四个一级学科,这些学科涉及国家不同的部、局,如在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的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与国家测绘局有关,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土地资源管理与国土资源部有关,环境科学与工程和国家环境保护部有关,而地理学与国家测绘局、国土资源部和环境保护部都有关。通过多年的努力,我们院与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往来,与相关的部长、司长、处长都有良好的工作关系,让他们了解学院、为学院提供相关的课题信息;我们也通过他们来了解相关部局在干什么,想干什么,这对学院组织队伍申报相关课题,甚至进入“写本子”,非常有利。比如国家测绘局的西部测图、海岛礁测绘、地图更新、测绘卫星,国土资源部的全国第二次土地利用调查、新一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理,国家环境保护部的环境评估、水环境专项等,我们都尽早了解到了这些信息,为争取项目抢占了先机。实际上,在这些部局我们都拿到了科研项目。
处理好与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寻找科研项目。许多国家的项目和工程是由地方政府来组织实施的,如全国土地利用规划,湖北的部分是由湖北省国土厅组织实施;全国的环境规划,湖北部分是由环保局组织的,这些年我们加强了与湖北省国土厅系统、测绘局、环保局系统和武汉市规划局和土地局的联系和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对他们的工作我们也大力支持。通过这样的相互支持,去年我们从湖北省就争取到1000多万科研经费。
做好学术交流,寻求同行的支持,争取科研项目。很多自由申请的本子(自然基金、“863”等)都是专家来审的,如果有一批了解学院的专家,对学院教师的项目申请是非常有利的。
我们积极参加各种学术组织,如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国际地图制图学会,中国测绘学会、中国土地学会、 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中国环境学会等,结交朋友,争取对学院科研工作的支持;通过组织和参与学术会议、展示研究成果,宣传学院,争取支持。我们每年要主办1至2次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如系列中日学术会议、全国地理信息系统会议、国际理论制图学术研讨会,来扩大学院的影响;同时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参与学术交流和竞争,提升教师的知名度,为争取科研项目打基础。2008年国家基金项目和2007年863项目都有突破。
利用好现有的研究基地,凝聚科研群体。我们院有4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有院士、知名学者,也有国家级科研院所的负责人,这是我们宝贵的资源,寻求他们对科研工作的支持必要而且有效。如我们的数字制图与国土信息应用工程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有院士、国内知名学者,有中国测绘研究院院长、中国土地勘测院院长、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任、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主任等,通过与他们一起联合申报项目,形成课题申报的强势群体。
除此之外,还要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争取各类科研项目和出标志性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