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外语翻译大赛落幕
我校14名学子斩获一等奖
本报讯(通讯员周慧)湖北省第十六届外语翻译大赛颁奖仪式日前在我校举行,我校罗旭、赵婷婷、袁茜等14位学生获专业组一等奖,另有数十人分获二、三等奖。
湖北省译协常委会副会长吴晓云、刘军平及多所高校外院负责人出席,来自湖北省60多所高校获奖学生代表参加颁奖仪式。
据悉,该赛事由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和在汉高校联合举办,旨在强化全民外语教育素质,推出“中部崛起”和“两型”社会所需的外语翻译人才。该比赛已有25年的历史,参赛者逾20万人次,是华中地区最权威、最专业、最具有品牌价值的年度翻译赛事,在全国翻译界有广泛影响。
● 落实小龙虾深度开发意向
潜江市负责人来校商讨合作
本报讯(通讯员王文)一个由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负责人和专家、潜江市市委市政府领导和我校相关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3月16日在我校召开,中国甲壳素学会会长、武汉大学甲壳素研究资深专家杜予民教授在会上重点发言。双方就医用材料合作研究达成相关协议。根据此协议,双方将利用壳聚糖改进潜江原生产医用材料生产工艺,增加其抗菌性、消炎性医用材料新产品的高附加值。
此前,我校甲壳素研究开发中心利用4个相关发明专利与该市华山水产公司进行技术合作,成为该公司生产的重要支撑技术。
双方还就“在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建一个甲壳素联合实验室”计划进一步细化,潜江市市委常委陈洪思、副市长肖红军、科学技术局刘晗局长等与会。
● 拓展多方面合作
美国田纳西大学代表团访问我校
本报讯(通讯员高肖)美国田纳西大学副教务长卡罗林•罗奇一行12人日前访问我校,常务副校长李清泉会见来宾。
双方就两校联合培养学生、联合教育、联合科研、行政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展开合作进行了交流。田纳西大学于1794年成立,2010年美国大学综合排名108名。
● 第二届王铁崖国际公法奖颁奖
国际法学家史久镛获奖并受聘我校讲座教授
本报讯(通讯员王庆)3月11日,第二届王铁崖国际公法奖颁奖典礼暨王铁崖国际公法讲座在我校举办,获奖者及讲座主讲人为国际法院大法官史久镛。史久镛随后作《国际法院的案例对海域划界的处理》讲座。
该奖和讲座由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与英文《中国国际法论刊》共同设立,旨在促进国际法在中国的研究和教学,每年选出1名重量级国际公法人物为获奖者暨讲座主讲人。
● 立足中青 整合资源 服务社会
欧洲问题研究中心提出建设新目标
本报讯(通讯员楚静 李卓航)“立足中青、整合资源、服务社会”,这是我校欧洲问题研究中心目前提出的建设新目标。
日前,该中心的专家学者以及部分中青年骨干教师就新形势下的中心发展方向与对未来的规划设想共同探讨,确定中心下一步的发展应着眼于研究同社会建设相联系的问题,重视中欧社会问题比较研究,使学术研究同服务社会相结合。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保持中心学术研究的生命力。中心工作新的方向一是要面向需求,加强整合,凸显优势,达到服务学校、学科、社会发展的综合目标;二是要创新研究观念,以解决国家重大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整合各学科优势资源,组建新形势下的科研队伍,真正实现引领社会、服务社会的目标。
该中心作为欧盟资助中国成立的第一批六所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之一,自1996年成立之初就一直保持国内领先的学术研究水平,排名稳居全国前三。在“中欧高等教育合作项目”和“中国-欧盟:欧洲研究中心项目”框架下,中心共出版欧洲问题研究专著(译著)28本,发表论文百余篇,先后派出前往欧洲国家进行学术交流活动的研究人员百余人次。
● 帮助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
美国职业培训俱乐部落户武大
本报讯(通讯员赖婧)美国奥拉克尔大学职业发展计划俱乐部日前在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挂牌,该大学中国区总监林峰等前往祝贺。该实体旨在帮助在校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针对中国大学生推出优惠认证培训项目。
奥拉克尔职业发展计划是奥拉克尔公司针对职业教育发展在全球推广的项目之一,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优势使其成为该公司在中南地区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