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巍开设的 “中国近现代 史纲要”、“欧洲史”、“欧洲文明 史”、“世界古代神话概论”等主 辅修课程,成为同学们了解中 外历史文化的重要平台。
认真对待每一节课
谈到教学,马巍十分欣喜 地与记者分享了她的教学经 历。她说,作为一名合格的教 师,首先要站稳讲台,努力完 善课堂教学,而其关键所在是 “认真”。在她看来,女教师讲 授历史,有诸多限制,很难做 到像男教师一样在讲台上侃 侃而谈、信手拈来地点评百家 之特色。加之,历史又是一门 讲求厚积薄发的学科,对于年 轻女教师来讲,更增加了课堂 教学的难度。为了达到良好教 学效果,即使马巍从事教学多 年,她也要“认真”地对待每一 节课堂教学。做好充足地准 备,仍是她一直坚持的原则。 从书本到网络,从主流观点到 野史评论,她尽力去了解更多 的信息和学术动态,加以自己 的准确判断,将最新观点传递 给学生。
在教学中,马巍也遇到过 一些难题。历史上,对待历史 人物和历史事件,固有百种见 解、千方论断,主流观点虽被 认同,但某些野史专家的研究 观点未得到历史史料印证和 论证,在当今网络发达的社 会,学生接受信息量十分巨 大,这些观点对学生也有影 响。面对这一现实,马巍会本 着严谨的态度,鼓励同学们对 尚有争论的历史观点,敢于提 出质疑,并广泛查询资料引导 学生采用正确的研究方法分 析和研究历史。
在教学中,马巍的课堂一 直都异常爆满,好评如潮,因 为,马巍强调对学生要 “负 责”。
教会学生思考
马巍认为,大学教师不仅 是“传道、授业、解惑”,应教会 学生思考而不是教条,注重学 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学教育 应该培育“和谐的人”。为此, 马巍一直努力通过自己的教 学去影响学生。
为了启发学生思考,激发 同学们的学术灵感,马巍分析 历史从不忘中西对比、前后对 照、广泛引入史实,激励学生 开拓思维、深掘史实背后的重 大意义。
教师应当言传身教、以身 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去做好一个合格的“人”。马巍 说:“学生善于观察老师的行 为,教师要把对学生的影响放 在第一位,严格要求自己,因 为,在大学校园老师和学生是 潜移默化地相互影响着的。”
学术研究要去浮躁
马巍以研究希腊罗马史 出身,她一直关注古代欧洲文 化,她撰写了一些论文并参与 翻译了相关著作,取得了一定 的成绩。谈到科研,马巍说,大 学教师,以科研带动教学可以 从两方面理解。
一种是自身的科学研究。 在这方面,她对自己有很高 的要求,她认为做好学术研 究,必需要有不浮躁、不气馁 的心态,肯花时间与精力,努 力去掌握第一手史料,所得 的科研成果应具有 一定价值和影响 力。另一种是研究 汇总专家学者的最 新科研成果和前沿 动态,再将研究所 得转述给学生,使 课堂教学能介绍该 领域最前沿的科研 动态。
以科研带动教 学是马巍的教学特 点。她说,“这个方式 十分重要,一来可以 促进教师本身对科 研动态的把握,另外 还能激发学生去思考,获得他 们独到观的点。”
马巍认为,新成立的思政 课教研部,担负对学生进行思 想道德教育的重任,作为其中 一员,她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 时,伴随着思政课教研部的学 科发展和科研团队建设,也在 不断调整自己的科研方向,转 变思维模式,向思政课教研部 的科研大方向靠拢。她力图从 世界史的角度探究中国的发 展,充分发挥思政课教研部马 克思主义的学科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