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文科研究生的教学质量
王雅林
如何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如何使研究生教学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在培养研究生方面我有几点体会。
“上好课”是培养合格研究生的基础环节,所以院系必须高度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工作。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的工作是一个整体系统,其保证体系可以概括为“四个基本”:基本要求是坚持研究型教学;基本机制是师生两个积极性的发挥;基本方法是互动式教学;基本课时配置(学位课)是以教师讲授为基础。
关于研究型教学问题,其核心是培养有创新、创造能力的人才。培养合格的研究生,要做到使学生“四个学会”: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创造、学会应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学中要坚持“五个结合”:专业知识的基础性和前沿性教学相结合;理论知识和探求方法的教学相结合;理论的解释性和规范性讲解相结合;学术性和思想性教学相结合;理论能力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相结合。通过这“五个结合”,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创新能力,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人文学院承担的教学任务种类多样,包括公共平台课、专业学位课和选修课等。有的课程需要有教材,但又不能一律要求。社会科学理论和知识更新率较快,有的课程教学内容必须突出前沿性,这样的课程要求有重要参考书目即可。有教材的课也不等于教案,教案必须突出该门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新进展的内容。一些文科课程考试不一定要设“标准答案”,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论述问题,敢于提出新见和异见。有独到见解的答案即使有不足的方面,也可打较高分数。真正做到研究型教学,教师在所教授的学科知识领域要有研究专长并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在所教授课程要有相应成果发表。学院应通过教学管理改革逐步做到。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性和学生学习的能动性,首先要解决教师“爱学生、爱知识、爱教学岗位”的态度问题。教师登上讲坛要有一种神圣的责任感,认真上好每堂课。有的学生确实存在某种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就显得更为,教师要启发学生培养成才意识。教师是知识的人格体现者,应通过自己的知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感召和唤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文科学生一定要多读书,积淀自己的学术底蕴。为此教师要多读书,增加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含量。
关于互动式教学问题,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老师的讲授要带着“问题意识”讲,用自己的问题意识带动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去学。当然启发式教学方法也很重要,课堂内容的安排也可因课制宜更灵活一些,目标是达到最佳课堂效果。
关于课时的配置问题,在目前情况下教师授课要占大部分时间,要杜绝教师让学生代替老师讲课、向学生转嫁教学负担的倾向。同时,我们也要反对教学管理的技术化、行政化、标准化倾向。教学管理要反映文科的特点与特色,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注意解决教学“软”、科研“硬”的问题,从而努力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作者为人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