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比拼能力 展示成果 培育精神———第十三届大学生科技节印象


  我校第十三届大学生科技节落下了帷幕,自2009年12月中旬正式启动,历时四个月。科技节期间,各学院、社团坚持为学生提升科技素养、开阔学术视野、培养创新能力搭建平台,广泛开展学术科技展演、竞赛、讲座等活动,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大力营造教风学风建设氛围,成效明显。
  学校专门成立了第十三届大学生科技节组委会,校党委副书记刘国新担任组委会主任,教务处、科技处、社科处、研究生处、学工处、校团委和校学生会分工合作,各院团委、学生会具体负责,开展“一个赛场、一个展台、一个讲坛”活动,科技节成为了推进教风学风建设的一个平台和展示教风学风建设成果的一个窗口。
  4月7日上午,刘国新出席第五届“商学杯”创业计划竞赛决赛答辩会并讲话。他强调,以创业计划大赛为龙头的大学生科技节在大学生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造能力、参与创业实践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全校各级领导和组织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以创业促进就业,通过此次活动,选出好的苗子,加强培养创新,在形成创业规模方面见到实效。
   一个赛场:比拼大学生创新能力
本届大学生科技节以“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为龙头,先后举办了第五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百科知识竞赛、环保知识竞赛、校园规划大赛、辩论表演赛等多项赛事,带动了全校学生学术科技竞赛大比拼。
  “搭建一个赛场,不但为大学生提供了锻炼科技创新能力的机会,也让大学生在竞争中学会了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商学院党委副书记杨世雄表示。他介绍,商学院承办的第五届“商学杯”创业计划大赛紧密围绕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以创业促就业”要求和团中央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精神,在竞赛初期开设网站介绍创业知识,举办了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宣讲会、大学生创业培训班;在创业计划书撰写阶段,要求学生团队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在竞赛阶段,组织专家进行了初审和决赛答辩评审;最终确定的优秀团队将代表我校参加湖北省创业计划竞赛。
  科技竞赛百花齐放,参加人数多、竞赛项目多,本届科技节成为了我校大学生自我展示的一个大舞台。2009年12月15日,化学化工学院团委主办的2009年新生辩论赛决赛精彩上演。今年2月4日,物电学院“千激百辩,驳你像玩”辩论赛拉开帷幕,历时一个多月。今年3月16日至3月28日,国际教育学院举办了以“思变其文化,关注其热点”为主题的辩论赛。今年3月26日,资源环境学院团委组织的第二届环保知识竞赛圆满结束。
   一个展台:亮出大学生创新成果
千奇百怪的制作作品,模样精巧的手工模型……科技节期间,各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配合科技节主题,策划了多场科技展示活动,掀起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热潮,也展示了不同学院的不同特色,相关学院社团组织的趣味实验展演、数学模型体验等活动,不仅吸引了理工科学生的眼球,也让文科类学生很感兴趣。
  今年4月2日,化学化工学院团委在二期公寓篮球场举办了大型趣味实验展活动。活动中,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型舞台剧《嫦娥招亲》穿插了多个效果明显的化学实验,营造了一个神奇的舞台环境,五个实验台每个台都有五个趣味实验,学生可以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亲自做趣味化学实验,其中,火山爆发、自制擦炮、水火交融、神奇变色瓶等实验吸引了大批观众,他们在欣赏的同时积极参加现场举办的化学常识竞答。
  科技节为大学生搭建了一个科技展示的平台,让实验走出实验室,让科学知识走入学生生活,使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和科技的魅力。一位同学在参加实验展后表示:“活动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生活中的化学小常识,也使自己对化学实验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感受到了化学的神奇与魅力。”
   一个讲坛: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
“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需要理论指导。”科技节期间,各部门各学院积极创造条件,为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不断完善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理论知识的积累。
  2009年12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前校长刘经南教授做客我校思睿讲坛,就“钱学森之问的思考”作了题为“大学生成长成才与创新实践”的讲座。刘院士提醒大学生,机遇来了,挑战也来了,能否抓住机会、直面挑战,就看大学生是否愿意从这一刻开始积极准备,从知识、道德、素质、能力等方面全面提高自己。
  据了解,科技节期间,刘经南院士还为我校学生作了“学术科技创新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演讲,宏源证券武汉业务部总经理蔡光源作了 “金融危机条件下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演讲,我校商学院教授郭志文作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演讲,我校第十一届全国“挑战杯”获奖代表宣讲团与2009级学生分享了参加“挑战杯”竞赛的经验,各学院还自主主举办了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的各类型讲座数十场,均受到了学生的热捧。
  在今年科技节阶段工作总结会上,校团委书记刘靖君表示,大学生科技节的各项活动紧紧围绕“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学以致用、勇于创新”的主题,突出了学术性、时代性,充分展示了我校青年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通过各学院大力宣传、精心组织,积极营造活动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力推动了学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