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商学院创新学生党建工作


  近年来,商学院党委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方针,在学生入党前培养、入党后教育,特别是在学生党员后续管理方面稳中求新,形成了“党章学习小组学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党员后续教育”一体化的较为完善的学生党员培养和发展机制,不断提高学生党员培养和发展质量,取得了“发展一个带动一批”的良好效应,逐步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学生党建之路。
   加强党校建设 健全培训体系
商学院党委一直高度重视分党校工作,成立了分党校工作委员会、工作组和班委会,将院党委成员、老师、学生干部和学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强有力的工作机制。
  该院分党校通过摸索总结,以党章学习小组培训班为前奏,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为主体,同时根据工作需要有计划地开办党员培训班、学生党支部和团支部委员培训班等,逐步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科学有效的教育培养体系,全面提高学生党员培养质量。每年9月初,该院都举办团支部书记培训班,让新生班班长和团支部成员提前熟悉团建、党建工作,推动团组织和团员向党组织靠拢。党章学习小组培训班已成为商学院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工作中一块闪亮的金字招牌,该培训班以《中国共产党党章》为主要学习内容,结合当代大学生自身情况、社会热点,邀请有丰富经验的老师授课。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则主要针对党章学习小组的优秀学员进行更深入的教育培养。党支部委员培训班吸纳包括党支部委员、团支部书记和新生党员在内的学生骨干等,开展专题辅导报告、问卷调查和分析课等活动,扩大培训范围,丰富教学内容。
  该院不断拓展培训环节,创新培训形式,以切实提高培训效果。去年11月第19期党校培训中,首次将236名学员按班级或者年级分成10个小组并指派小组长和监督员,由小组再组织开展业余党校学习小组学习活动。这样既减轻了党支部的工作压力,也确保了固定的学习时间。除理论课外,业余党校还充分拓展培训环节与内容,增加研讨(座谈)环节,每次授课后组织专题讨论,撰写心得体会,并评选优秀学员;增加自学环节,指定以科学发展观等为主要内容进行自学,撰写读书笔记;增加实践环节,实践方式包括校内公益劳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和校外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及平时的参观学习、社会调查等。该院还有两个特色制度:“一人一座固定制”,保证出勤率,了解学生实际表现;“双合格制”(党校结业考试成绩合格、平时操行评分合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保证党员发展质量。该院党校每年都被评为我校“优秀分党校”。
   扩大支部数量 提高党员质量
创新是党建工作的活力之源,也是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必由之路。几年来,该院党委结合实际、锐意创新,在党支部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上迈出了很大一步。
  去年,该院党委多次召开学生党员干部座谈会、学生党建工作研讨会,确定研究生按照专业方向、本科生按照班级和年级为主的方式划分支部,逐步将以前的26个学生支部细化为35个学生支部,极大地提高了支部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同时实行“早教育、早选苗、早培养”的模式,把发展任务分解到各支部,低年级支部着重抓早引导、早培养,注重对高中入党积极分子进校后的连续培养,及时吸收低年级中达到党员标准的学生入党,低年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有了新的突破。
  通过加强支部建设,增强学生党员的影响力,有力推动了学院学生党建工作。该院每年评选的院“十佳优秀学生干部”、“十佳大学生”基本上都是党员,他们在学风建设、学生组织工作中都发挥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两年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各类知识竞赛、科研创新以及文体活动等方面获得国家级、省市级奖励200余人次,开展了“我爱我的祖国”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参观农讲所等教育基地,到武昌福利院帮助老人打扫卫生和陪老人聊天等,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爱党、爱国、爱校热情,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先进事迹受到了校内外各界人士的好评。
   强化后续教育 坚持持续发展
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既要重视入党前培养,又要强化入党后教育。为此,商学院制定了具有特色的《湖北大学商学院学生党员党性锻炼手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承诺书》等,开展了入党答辩、述责答辩以及学生党员满意度测评等监督考评工作,建立了“再教育、再培养、再锻炼”的模式,实践证明效果非常明显。
  通过建立后续教育培养承诺制、落实《党性锻炼手册》要求、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党员看到自己的不足,明确奋斗目标,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党员的标准对照自己的一言一行,处处做群众的模范,处处起到带头作用,促进了学生党员素质的提高和自身的发展。如《党性锻炼手册》从计划、实践和总结三个方面对学生党员提出了要求,以学期为时间段,分读好一本理论书籍、帮助一名困难学生等九个指标进行考核。
  商学院党委书记焦颜成说:“2010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建工作,严格入口关、程序关、审察关,稳定发展数量、确保发展质量,优化队伍结构,增强队伍综合素质,把学生党建工作做好、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