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个学科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
●本报讯5月16日,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公布。我校生态修复工程学、城乡人居生态环境学2个学科入选建设名单,将进一步促进我校交叉学科发展,提升我校“双一流”建设水平。
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于2018年7月启动申报,旨在推动北京高校调整和优化学科布局结构,促进学科间进一步融合发展,形成一批国际或国内一流的优势特色学科以及新兴前沿交叉学科,更好地服务于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和世界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本次共有53所高校申报了134个学科,其中33所央属高校申报了72个学科,20所市属高校申报了62个学科(含28个结对共建学科)。申报学科聚焦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定位明确、特色突出,立足前沿、引领发展,基础良好、实力雄厚。经评审,53所高校的99个高精尖学科(28个结对共建学科)入选建设名单。
我校从2018年4月开始谋划推进高精尖学科申报工作。在“双一流”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系统梳理了服务北京市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任务、重点问题,按照申报要求并结合学校学科发展规划,确定了生态修复工程学、城乡人居生态环境学2个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完成了建设项目规划书的编制、专家论证、现场答辩等工作。
据悉,为推进北京高校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教委根据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统筹推进北京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设立了北京高校“双一流”建设资金。入选的高精尖学科将采取项目管理方式,以5年为一个建设周期,在建设周期内按照每个学科3000~5000万元的总额予以支持。(张绍全)新闻背景:生态修复工程学申报学科为交叉学科,依托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重点学科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林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以及生态学(北京市重点学科,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地理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农业资源与环境(北京市重点学科,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等学科,涉及农学、理学和工学3个学科门类。主要有流域生态修复、城市生态修复、山地灾害生态修复、生态系统修复与健康4个研究方向。
城乡人居生态环境学面向城乡人居生态环境建设总体布局,以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一流学科为核心,以城乡规划学、建筑学、生态学为基础,协同自然保护区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学等学科方向,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构建优秀团队,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提高国际学术影响,推进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助力北京及京津冀协同区域构建美丽城乡人居生态环境。主要有城乡绿色空间规划与设计、乡村人居环境营造、城乡生态系统保育与营造、文化景观与遗产保护和人居生态环境营建材料与技术5个二级学科及若干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