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点燃创业激情 放飞创业梦想———记首届江中校园创业交流会


  年轻的心需要澎湃地跳跃,青春的梦想在一次次创业中得以靠近。为培养同学们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并转变就业观念,促进我校同学之间的交流与互助,3月14日,由校报学生记者团、校创业协会主办的首届江中校园创业交流会在教学楼知行楼举行。交流会邀请了张立委,王杨智等6名校园创业代表座谈,与大家分享了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的艰辛与快乐。
  在前不久召开的“两会”中,关于是否鼓励大学生创业成了争议的焦点。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支持,因为在就业严峻的今天,鼓励创业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同时也利于实现梦想,实现其人生价值。另一种观点认为,不管是大学在校生也好,刚毕业的也好,其人生经验、行业了解程度、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都还欠缺,应该等各方面条件成熟后在开始创业。通常情况下,如果从个人的成长规律来看,大学毕业后,在社会上锻炼几年,在开始创业似乎成功的可能性稍大些,当然在复杂社会现实中,那时是否有创业激情和胆略就很难说了。交流会中,校园创业代表纷纷读研,创业激情和勇气在创业过程中相当重要,因为创业要面对很难想象的寂寞和压力,来自各方面的质疑和冷嘲热讽司空见惯,因此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不要轻易否定自己。
  在讨论到江中的创业环境时,群情高涨。省内多所大学纷纷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其中江西财大投资260万元在学校建立建筑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旨在培育大学生创业意识,为学校创业教育提供实践环境。其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有40多家企业入驻,这些由在校大学生创办的企业开展的业务包括电脑组装、配件销售、广告艺术设计、校园二手产品销售等。两年来,创业孵化中心共吸收1200多名学生参与到市场开拓、财务管理、资金融通等经营环节中。为帮扶大学生成功创业,学校聘请创业专家、公司管理者作为评委,对创业项目从商业可行性上给予把关,从源头上确保企业项目成功运营。由于学校为孵化中心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经营环境,入孵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不断提高。2007年以来,创业孵化中心的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570余万元,利税120余万元。这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在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借鉴,为江中学子提供更加良好的创业环境。在2009年5月份《中国教育报》曾报道过我校4名毕业生在浙江浦江创办按摩院,以独特方式弘扬传统中医的成功创业案例,如何结合我校中医药的特色来创业是每个江中想创业的同学应该好好思考的一个问题。
  通过此次交流会,促进了我校学生创业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高同学们的创业意识,激发学习热情,进一步明晰了大学期间的学习计划。
  让我们一起努力点燃创业激情,放飞创业梦想!(学生记者 张声焱 黄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