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政府工作报告描绘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蓝图。总理在报告中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今年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扩大高职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改革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提高办学质量。中央财政大幅增加对高职院校的投入,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报告给职教人提振了信心,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要以现代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为契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让更多年轻人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
——高职教务处处长 李萍
全国两会陆续开幕,这既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是人民群众关注的国计民生的实事,我们祝愿大会取得丰硕成果及圆满成功。
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期待党和政府出台更多支持职业教育、学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振兴经济,增强国力,离不开具有实力的制造业,而我们现实中缺少技术型人才,缺少工匠,更缺乏“大国工匠”。政策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培养大国工匠,职业院校责无旁贷。面对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问题,如一部分制造企业招工难,一部分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根据市场需要,培养具备工匠精神和技能的劳动者。
——信息学院党总支书记 李德华
40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入推进、人才培养能力大幅度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持续加强、专业建设不断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特色初步彰显、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积累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
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专职老师,我要顺势而为,进一步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精神和要求,夯实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底,深化教学模式创新与改革,努力打造创新课堂,着重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以实际行动把“两会”精神贯彻落实到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中。
——人文学院教师 曾敏
国家高度关注和重视教育发展,这对高职教育和学校对外交流合作有很大帮助。两会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是总体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施工蓝图。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求真务实、站位高远、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国际学院要积极响应政府工作报告,主动开放创新资源,大力推动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格局。不断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实现新时代的教育中国梦。作为高职院校外事工作人员,要自觉践行“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把握政治方向,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在对外交流合作中展现我校风貌,吸引更多大学与我校进行合作交流,同时努力培养能托起中国梦的接班人,为早日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国际学院教师 孟洁
通过学习两会精神,我认识到应从学习和生活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追逐自己的梦想。其中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话题吸引了我的目光,政府报告中提到,“完善就业政策,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今年高校毕业生79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新建一批“双创”示范基地,鼓励大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设立专业化众创空间。”作为一名大学生,应时刻关注国家大事,强化责任担当,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国家出台更多政策能够帮助我们大学生就业创业,形成鼓励创新、敢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让大学生都有自己的用武之地。
——机械工程学院自动化1702班 张育恒
教育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基石。“两会”期间,教育改革发展再次成为热议话题。身为大三学生,感触颇深。
其一,“两会”期间提到了让现代职业教育“东风化雨”。显而易见,高职教育必然成为教育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以现代职业教育的大改革大发展,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
其二,作为高职毕业生,我们应该打好自身基础,扎实学好技能知识,清楚了解国情,着眼关注未来,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为自己美好的明天而努力,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添砖加瓦。
教育改革发展,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自信的一种方式,只有砥砺奋进施行教改,文化自信才能展望未来。
——商学院企管1602班 刘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