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远方来———听拉法兰先生演讲
11月18日,“中国的朋友”———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访问我校,就中法关系等问题发表演讲,并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演讲结束后,一位同学在博客中写道:“(拉法兰的)演讲中没什么生辟玄虚的词,以我那半吊子水平听起来也还轻松,讲到了中法关系、法美关系、欧盟的改革、中国的发展等等,从中获知了些之前不了解的东西,很有收获。”
见证中国回归世界谈判桌“2009年,对于全世界来说,中国回到世界谈判桌上。”拉法兰先生高度评价了中国的发展,“自1976年以来,我一步一步地见证了中国巨大的发展。我想用‘复兴’来形容中国的发展,因为,在18世纪,中国已经处在世界前列,现在,她正经历着一次繁荣的回归。在古老文明的背景之下,我感受到中国既融合了古老文明的历史力量,也融入了现代发展理念。……2009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中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表现了中国国力的提高,我想上海世博会将会使中国的潜力得到进一步表现。”此外,拉法兰先生提出了对中国的期待。“在世界发展中,中国的发展是很重要的。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发动机的角色,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希望通过中国的努力弥补有些国家的赤字,明显的,我们需要对中国银行的储备表示敬意,中国的储备对于世界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人用自己的方式弥补了美国造成的赤字,中国的储备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个人文的数字,我们看到背后许多的工作,有很多家庭为此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目前正处于世界经济恢复发展的阶段,我们必须感谢中国人民的努力。”对中欧关系充满信心在介绍欧盟近期活动时,拉法兰先生显得充满自信:“欧洲既是古老的,又是全新的。我们一步步互相接近,目前,欧洲共有27个成员国加入了欧盟,成功实现了一些新计划,组建了新的组织机构。在未来几个月,就像中国的胡锦涛主席那样,我们将产生一位‘欧洲总统’,他将带着他们的面孔,自己的历史,走到所有中国人民面前。在外交政策方面,会有一个欧洲的外交部长,专门负责与外界交流,这正是我们需要的。”
“我们会考虑到多元化的因素,建立一个有能力把欧洲推向世界一极的完整的政治体系,将以欧洲的身份和中国一起看待多级的国际社会。欧洲希望在各国关系处理上更为平衡。2009年中国的经济、政治地位整体提升,欧洲也一样,而且彼此间的交流和合作也逐步加强,双方有着共同的利益。”
他表示,欧洲、法国愿意加强与中国的交流与合作,在政治、科技、经贸等方面探索分享发展新途径,实现双赢。
谈到即将到来的哥本哈根会议,他说:“面对气候变暖,每个国家应该承担的责任是不同的,发达国家应该成为第一批关注气候变暖的国家;发展中国家还要解决贫困问题、发展问题、社会问题,应以缓和气候变化为主。在峰会上,中法有许多共同点,应该取得一致。”深情寄语诸位同学演讲最后,拉法兰先生对同学们说:“外交是门复杂的事业,是在其他文化中履行职责,是文化层面、历史层面、政治层面的工作,也是为世界和平而战的工作。当今外交不仅是政府首脑之间的外交,而且是中介外交和斡旋外交,不仅首脑之间需要了解和互信,个人之间也需要接触和了解。政府首脑的接触,凝结了许多外交官的工作,它背后需要机智的、微妙的外交工作。”
“将来从事外交事业首先要精通外语,北外独具特色的外语教学为大家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我们今天生存的世界是多元性的,你们要以开放、包容的胸怀看待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
“青年人具有新兴性,你们代表中国的未来,希望未来从事外交事业的同学们勇敢担负起责任来。”互动交流气氛融洽演讲开始时,拉法兰先生用汉语“你好”赢得了热烈掌声,掌声渐息时,又一句“谢谢”使在座师生倍感亲切,进一步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互动环节中,我校同学们流利的法语则给本已带好同传设备的拉法兰先生带来了惊喜。
“在历史上许多时候,中法关系和法美关系呈现出逆向发展趋势,法美关系好了,中法关系就会降温,反之亦然,作为中国人民的朋友,请问您如何解释这一现象?”一位同学问。
“首先,请允许我向你表达祝贺,你的法语说得非常好。”拉法兰先生诚恳地说,“你的问题问得也非常好,但让我感到很尴尬。同中国一样,法国是独立的国家,不允许任何国家干涉内政。我们没有忘记二战时美国人民为解放欧洲所做的贡献……我希望中法关系不仅是社会的、经济的,更是一种人民之间的、心灵上的关系。我希望我的孙子能学习中文,希望他生活在一个不太有国界的国家中,生活在一个全球环境中。”
当被问及怎样看待应对经济危机中的“中国智慧”时,拉法兰先生笑着说:“哇,你们有48小时吗?”他认为,“中国智慧”表现在一些首脑会议上,中国领导人面对脆弱的货币体系,通过“自由”、“安静”的讨论方式提出想法,取得成功的智慧,以及中国知识分子们“缓慢的”、“持久的”、“非突然”的发展理念上。“世界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许多意外,但中国处在一种‘宁静’的改变之中。”
被问到自己在学校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时,他说:“学校的辩论活动培养了我的热情,使我的政治生涯受益匪浅,在法国的学校,学习当然很重要,但丰富的文化活动有助于我们释放激情、发出声音、构想未来。同时,我也是我毕业学校的老师,谁想去哪里请告诉我,我们需要亚洲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