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学习型党组织的基本特征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基础在各级党组织。只有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才能落到实处。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对于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了具体部署。根据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意见》要求,认真研究学习型党组织的基本特征,对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非常有意义的。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不同于以往的传统型学习,不能简单地认为是集体看书、读报和传达文件,也不仅仅是进行单纯的学习培训,而是强调要持续不断地主动学习,使学习成为党组织的一种内在要求,在党组织中形成一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理念和体制,形成一整套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学习方法,能够用学习的理念去处理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党组织在思想、作风、队伍和活动机制建设等方面达到较高水平和一种新的境界。所谓学习型党组织,就是指能够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学习理念,具有健全的学习机制,浓厚的学习氛围,以学习力推动创新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生机活力的集体。考察一个党组织是否成为学习型党组织,主要看其是否具备了“学习型”的一些基本特征。我认为,学习型党组织应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一、具有先进的学习理念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学习理念是自觉进行学习行动的价值基础。学习型党组织应真正把学习摆到重要的位置,充分认识到有了学习力才能有创新力和竞争力的道理,注重共同学习、整体提高,要把符合时代要求的、与时俱进的学习理念贯穿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使学习成为党组织集体发展的基础。具体来说,学习型党组织应树立起三个观念:
  一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终身学习理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团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念。党组织的每一位党员,都需要深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顺应瞬息万变的时代要求,并产生自发的、内在的学习动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任何党员干部都不能满足于过去学得的知识和经验,都应该坚持持续学习,不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努力实现由“拥有文凭”向“拥有能力”的转变,真正实现由“阶段学习”向“终身学习”的转变。
  二是树立团队学习的理念。学习型党组织,既强调学习是党员个人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更注重党组织的团队学习。因为团队学习不是个人学习的简单叠加。个人学习是团队学习的基础,但个人学习并不表示团队也在学习。只有团队学习才能变知识的自我拥有为知识的共享共用,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学习效果。可以说,学习型党组织首先应该是真正的团队学习,只有党组织成员在团队学习中不断交流和碰撞,才能产生高于个体的集体智慧,形成整体共识,从而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所以,学习型党组织应该实现由“个体学习为主”向“团队学习为主”的转变,把党员干部个人的学习动力与融入团队学习的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使党组织真正体现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三是树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理念。党员干部应该认识到,学习是创新的根本,是竞争的法宝,是工作的核心,工作是学习的深化。党组织特别是领导班子要善于把学习真正融入单位的工作之中,把工作作为不断学习、深化学习的最好平台,使学习成为党组织提高能力素质的助推器,成为推动工作创新发展的动力源,努力实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实现理论务虚和实践务实的内在统一。二、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必须有明确的目标,这种目标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单位发展的目标,一是学习型党组织自身建设的目标。单位目标既要有长远规划,鼓舞人心,又要切实可行,以此来凝聚全体成员的意愿,共同奋斗,并对成员产生导向、激励和规范作用。目标是否科学合理、切实可行,是判断一个地区和单位成效优劣的关键所在。目标犹如海上灯塔,使人明确前进的方向。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目标,是指通过创建活动使党组织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形成真学、常学、善学、深学的良好风气,党组织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把握和执行政策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明显增强。目标明确也是学习的动力源泉。有了明确目标,就可以提升组织的凝聚力,形成强大的组织动力,促使党组织成员形成目标同向、决策同定、工作同步、责任同负的利益共同体,就会更自觉地带领广大干部职工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
  学习型组织理论提出了“共同愿景”的观点。实际上,确立目标也就是设置共同愿景。学习型党组织的共同愿景,是指建立在党组织全体成员价值取向一致基础上的能激励人奋发向上的愿望或理想,它使单位的目标、价值观、使命感成为一体,凝聚组织成员的意愿,对组织成员具有导向、凝聚、激励和规范作用,激发组织成员为实现愿景而同心协力。把个人愿景与共同愿景有机结合会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激励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学习、努力奋斗,并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三、具有健全的学习机制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需要有健全的运行机制和完善的条件保障。健全的学习机制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具有激发强烈求知欲望的学习动力机制。学习的动力来自于需求。只有激发起每个人内心的真正需求,才能使其真正去学习,从而真正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党员干部的内心追求直接影响着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实效。如果党员自身没有学习的动力,学习活动就会流于形式。有效激励是促进学习的强大动力。党员干部的学习能力应作为考察干部、发现干部的重要渠道和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健全的学习动力机制,就是要使理论素养高、学习能力强的党员干部能够得到重用和提拔,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党员干部能够被选拔到领导岗位。
  二是具有严格的学习考核机制。学习靠自觉,也靠制度。把党组织的学习情况纳入到考核指标体系,落实到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届中届末考核中。把学与考核、学与使用、学与晋升紧密结合起来,构建起党组织学习考核评价的制度体系,健全述学、评学、考学制度,使党组织的学习形成长效机制,努力创造党员干部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形成抵御低俗、崇尚学习的良好风气。
  三是具有完善的学习管理制度和保障体系。建立学习的组织领导体系,制定出完备的学习活动规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学习投入制度,包括教育学习的师资、硬件设施、技术支持以及学习资源等。具有常态化、多样化的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制度,使日常学习、脱产学习和短期集中培训有机结合,科学安排岗前培训、业务培训、晋职培训、理论培训,并在培训时间上做出制度性的规定,不断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是具有平等的学习交流机制。党组织集体学习的目的就是要让党员的集体智慧大于个人智慧。只有党组织的每个成员的思想都能进行自由交流、平等交流,才能激发创造火花,形成更高层次的共识。平等交流需要民主氛围,因此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也是一个党内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党组织成员要牢固确立“团队学习大于个人学习之和”的观念,进行互动性、共享性和开放性的学习,通过相互激发、彼此启发和思想碰撞,形成科学概念或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增强党组织的整体效能和集体智慧。
  四、具有可持续的创新能力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能否将学习的内容应用于实践,能否以学习力推动创造力,是检验学习型党组织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准。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企业竞争的本质是学习力的竞争。如果一个企业有很强的学习力,就会逐渐创造崭新的产品,原来没有市场,就会逐渐扩展市场;没有利润,就会逐渐赢得利润,企业就会由弱变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也是要通过提高党员的学习力来推动创造力,通过持续的创新,推动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学习力包含三要素,即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习力,真正使学习成为创新的源泉,创新成为开拓前进的动力,形成学习推动创新、创新呼唤学习的良性循环。可以说,以学习推动创新,把学习作为创新的源动力,是学习型党组织最重要的特征。在先进学习理念的基础上,通过知识的积累、外部的催化,不断激发创新,从而促进工作的全面开展,也是学习型党组织的生命力所在。五、具有良好的社会引领功能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的活动中,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有实效,就会在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发挥带动和示范作用。学习型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组织具有高效的执行力。党组织用学习的理念去处理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学习提升创造力和竞争力,取得显著的工作业绩,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二是党组织具有自我完善功能。党组织成员通过相互学习,吸纳新营养,激发党组织中各成员的积极性,使成员之间能够相互促进,自觉地校正和修补发展中的缺失,达到吐故纳新、建立良性的自我更新能力的目的,做到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三是党组织是开放的团体。注重信息的反馈和运用,内部事务透明度高,能积极谏纳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四是党组织要清正廉明。如果一个党组织风气不正,相互拆台,甚至贪赃枉法,腐败堕落,无论如何开展学习都是毫无意义的,也必然会对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建设造成毁灭性打击。所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应该使党员干部通过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和道德境界,形成崇尚学习、追求卓越、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良好风气,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